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康師傅:用航天的器與道,引領方便面革命

    摘要:世界一流,高標準是標配。

    12月27日,康師傅官宣成為全國首個應用航天專利的方便面企業。

    隨著“筑夢航天,再啟新程·全國首個應用航天專利的方便面企業授牌儀式”同步舉行,在龍頭企業的帶領下,方便面行業技術應用與創新的全新想象正全面展開。

    與此同時,行業首個航天專利的誕生也標志著,中國航天技術除了應用于高精尖領域,其民用轉化也在輻射更廣泛的人類生活。

    奔向太空之余,中國航天工程也在創造一個更美好的地球。

    【首個航天專利,康師傅再立里程碑,繼續對標航天品質】

    近日,在軌工作近50天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們,執行了在空間站的首次太空出艙活動。

    9小時的出艙時間,打破了美國宇航員創下的紀錄。這不僅是中國太空技術發展的“最新里程碑”,更是中國航天精神的再一次閃光。

    ▲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在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造新歷史的同時,以發揚中國航天技術之“器”、繼承中國航天精神之“道”為方向,康師傅等國民企業也正在追求世界頂尖品牌的路途上不斷邁進。

    成為世界一流,高標準是標配。

    在人類事業的全局視野下,作為國之重器的航天工程,是中國制造企業能夠對標的最高水準。

    以康師傅專注的食品領域為例:為保證航天員的體能和健康,太空食品對安全性和營養價值有更嚴格的規范;

    同時,由于飛船載重成本高昂、太空重力條件迥異等因素,太空食品還必須滿足體積小、重量輕、方便進食等要求。

    事實上,從半個多世紀前加加林成為第一個“太空人”,到如今中國航天員創造新出艙紀錄,太空食品的標準一直都在不斷升級。

    康師傅深知,唯有讓高標準成為高質量的硬支撐,才能推動中國品牌躋身世界頂級之列。

    將一碗方便面做到“太空高度”,不僅是以身作則、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之舉,最重要的,是能實實在在地讓消費者吃得安心、放心、開心。

    自2017年首次攜手以來,如今已是康師傅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的第八個年頭。

    對接航天標準,對標航天品質,康師傅不斷升級食安管控體系,加大創新研發力度。如今,這條道路上更是再度立起一座行業里程碑——

    康師傅在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中心科普服務科研項目框架下,對相關技術進行遴選,并與相關單位開展技術應用對接,獲得了航天專利溫控技術。

    這項技術不僅能讓面餅在精準的控溫下,口感更勁道、爽滑,同時也能使其在各種氣候下,保持口感穩定。

    康師傅由此成為全國首個應用航天專利的方便面企業。

    從精神共享、標準共享到技術共享,康師傅對中國航天器與道的繼承與發揚,正越走越深遠。

    【中國航天的器與道,行業“新質生產力”全新起點】

    任何行業,堅守最高標準都是龍頭企業守住行業地位的必要前提。

    2017年,在國家食品安全“四個最嚴”戰略指導下,康師傅在全生態鏈溯源管理模式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產品創新和質量監控,收獲了中國航天基金會的認可,躋身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

    這也是康師傅打造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方便面行業“新質生產力”的全新起點。

    當前,在中國企業打造世界品牌的浪潮中,以新質生產力為支撐,堅守中國質量,亮出中國品質,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質造”轉變,是重中之重。

    而康師傅通過樹起“航天標準”、促進航天科技“民用轉化”等多種方式,已是方便面行業打造新質生產力的主力軍:

    為了讓方便面里的蔬菜包在長期儲存之后,還能保持原本的營養和美味,康師傅精研源自航天的蔬菜凍干技術,打造了規模龐大、國內領先的FD凍干工廠。

    精研源自航天的RP技術,康師傅解決了熟肉在常溫環境下難以保存的問題,既能長時間鎖住肉汁的鮮美,又能保持食材的新鮮度和營養成分。

    事實上,康師傅已累計投入5億元,設立“創新研發與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打造了一只1800多人的食安專業團隊。每年可實現1500多項指標、350萬次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

    中國航天技術的“器”與中國航天精神的“道”,不僅成為康師傅尋求飛躍的助燃器,也讓中國方便面行業在龍頭企業的帶領下,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將行業品質與安全帶上了新高度的同時,高度嚴苛的航天精神,深深滲透進康師傅的企業文化肌理。同時,還通過康師傅的傳播與推廣,向全社會輻射。

    長期以來,康師傅堅持航天科普,不僅持續在西安、成都、拉薩等多座城市舉行航天科普展,還攜手公益組織,邀請青少年前往航天發射基地參觀、與航天員面對面交流,甚至現場觀看火箭發射。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康師傅航天科普已走過全國30多座城市1500所小學,觸達近100萬小學生。

    隨著航天理想的播撒,康師傅用航天精神打造產品的形象也得到進一步深化。

    2023年,央視主持人撒貝寧親自探訪康師傅方便面天津工廠,更是在國家級平臺的影響力下,讓中國制造業踐行航天精神的意義與價值,得到具像化呈現。

    【美好生活,在一碗面里具像化】

    在康師傅對標航天品質的堅守下,一碗簡單的方便面已經和過去截然不同——

    比如,每一桶康師傅方便面在下線之前,都會經過X光機進行異物檢測,最小識別可達1毫米,為食品安全再上一把安全鎖;

    比如,方便面內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通過數字化食品原料追溯系統,真正做到了“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全局把控;

    比如,通過風味研究和技術加成,在方便面中高度復刻祖國各地風味成為可能。東北的“小雞燉蘑菇面”、西北的“油潑辣子酸湯面”、四川的“藤椒牛肉面”……皆可任君挑選,且在航天專利加持下,不論身在祖國何處,口感都同樣穩定。

    這些細節掩藏在產品創新與制造環節,可能不為人知,但每一個消費者吃到好味道的幸福感,匯聚在一起,就是行業的升級,社會文明的進步。

    很多人印象中,航天科技仿佛隔離于現實世界,只為追逐銀河而生。

    但康師傅與中國航天事業的八年攜手以及未來更多專利技術的應用,恰恰說明,中國航天工程在承載人類對外太空的科學探索使命之余,也在通過成果共享、精神共建,創造一個更美好的地球。

    事實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以來,已有超過4000項技術成果被廣泛應用于人類各個領域。

    正如康師傅行政總裁陳應讓所言:“康師傅將繼續深化與航天的合作,在創新驅動、質量管控等多個維度深化探索與實踐,提質增效,以打造新質生產力全面激發產業鏈活力,引領品牌高質量發展,展現出龍頭擔當與向新而行的發展勢能。”

    在各行各業龍頭企業借力中國航天,推動行業進步、提升人類福祉的努力下,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和康師傅一樣的企業,將太空成果與企業產品深度融合,繼續造福廣大消費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