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我國教育改革關鍵年:《家庭教育促進法》1月1日起正式實施,雙減政策落地后已取得一定成效,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的格局初步形成,而教育游戲等創新型教育方式也迎來了高速發展期。
2022年3月15日,教育科技公司托普朗寧發起的iEnglish第二屆ETP大賽啟動報名,僅2天時間,報名用戶即超過12萬。據了解,在2020年10月該活動首次舉辦時,共吸引了全國范圍內超過25萬人參與。
科學研究發現,在孩童身心發展、認知發展、社會發展和情感情緒的發展等方面,游戲均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游戲即生活,游戲即教育”,教育游戲在學校教育和教育產品中的應用更為廣泛。
E
教育游戲屬于嚴肅游戲的一個分支,是專門針對特定教育目的而開發的游戲,具有教育性和娛樂性并重的特點,是以游戲作為教育的手段,設計游戲的時候以成熟的教育理論作為理論支撐,取得教育性和游戲性的平衡,從而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完成教育過程的產品實現。
教育科技企業也對教育游戲進行了諸多嘗試和創新,托普朗寧旗下iEnglish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作為英語“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的開創者,就搭載了系列游戲化的板塊和應用。其中ETP(English Through Play)更是最受用戶和家長喜歡的內容板塊之一。
在教育專業人士看來,ETP學習形式正是將游戲與教育的有益結合,同時是將二語習得理論的深度實踐和落地,是一種調動聽覺、觸覺、視覺,通過教育游戲的形式“習得”英語的方式。
打開ETP板塊,用戶可以在系統真人發聲(單詞或者詞組的讀音)、實物以及實物圖形化的信息環境中,將聲音信號和實物、圖形不斷匹配,不間斷的輸入到大腦中,直至這些信息在大腦中自然結合,形成理解和認知,然后手指輕觸系統中的圖形完成練習動作。
這些理解和認知,沉淀在用戶大腦中,無須“翻譯”過程,直接輸出和應用,貼合語言習得的母語化思維。這種方式既訓練了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以及學習專注力,同時又寓教于樂,集趣味性、競技性、知識性和能力鍛煉為一體。
教育游戲化助力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傳統的教育,過于強調知識和能力向孩童的灌輸,研究表明,這極易抹殺興趣而適得其反。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資深教授顧明遠還曾指出,以往的教育只是傳授書本知識,而且是只重結果不重過程。而素質教育實施以來,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更加注重教育游戲在教學中的使用,關注孩子的興趣養成及自我驅動能力的培養。
比如在學校教育的評價環節,北京市順義區西辛小學就基于Malone的內在動機理論,依托北京大學學習科學實驗室研究成果,在個人動機層面,設計了“學生行為積分系統”,學生在校的課堂表現、學校活動表現、居家活動表現被量化為不同的積分。學生的點滴行為表現,觸發學生積分的變化。積分累積到一定數量,觸發徽章生成機制,為學生在線生成不同學院的電子徽章,電子徽章可以兌換成學校的“幸福幣”,“幸福幣”可以在校內進行“消費”,獲取學校冰雪項目、科技節活動、閱讀節活動、書香節活動的綠色通道機會。
iEnglish系統中的ETP游戲化應用,西辛小學學生行為積分系統等游戲化的教育方式,具有哪些特點和教育價值呢?
在專業人士看來,這些實踐和應用,首先是借助了游戲的趣味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并培養創造性。現在社會各界非常看重創造力培養,人文主義心理學家認為,在游戲時,兒童是自發的、自由的、無拘無束的,而這正是創造的基本條件或前提。
其次是游戲化思維的運用,隨著年齡的增長,不一定非要用純粹的游戲,但是可以將游戲的元素或機制用到學習中。比如西辛小學利用積分、徽章、排行榜等元素來激發孩子們的挑戰心。而除了積分排位,iEnglish第二屆ETP大賽還升級了“成就系統”和“時裝系統”,每個孩子都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個性化的服裝配飾,更為豐富的激勵系統,鼓勵孩子們沉浸式的學習,在類母語的英語游戲環境中中完成英語學習和知識的積累。
再者就是游戲精神的借鑒。iEnglishETP大賽十分強調團隊協同,活動采用經典的3V3對戰PK方式,團隊成員缺一不可,同時要求孩子具備責任心和堅持品質。
據悉,除了ETP板塊,iEnglish系統中還有很多游戲化的巧思,系統不僅通過海量的素材和創新性的學習方法,為用戶搭建一個類母語的,隨時隨地“自主習得”英語的復雜環境——這是掌握一門語言唯一有效且正確的方式,豐富的模塊組合易于激發孩子的興趣并降低選擇和堅持的難度,同時設置閱讀排行榜,讓孩子們在虛擬班級中互相激勵,通過有效閱讀時長的積累,角逐日榜;此外,iEnglish還為孩子們的學習設置金幣獎勵,用于成長空間的建設,領養小動物等。
如果學習失去了樂趣,或者孩子失去了較強的內在學習動機,再好的課程,再好的學習方式也就失去了意思,自主學習也將無法發生。教育游戲的創新和應用,正是時代進步中,重塑學習方式,回歸教育本質,“讓每個人都能享受最好的教育”的有益實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