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中加基金張一然:四季度重點關注新能源及估值合理的消費股

    臨近歲末,新能源上漲勢頭不減。在前段時間披露的基金三季報中,寧德時代取代了貴州茅臺,成為基金第一大重倉股,且新能源產業鏈在基金持倉中的占比明顯提升。在結構性行情之下、行業景氣度變化之間,機構的配置偏好已然轉向了新能源。

    但新能源迭創新高之后,后面該怎么投?今天我們請來了中加基金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張一然給大家深入解讀。

    張一然證券從業 9年時間,擁有伊利諾伊理工大學金融學碩士學位,深耕科技行業多年,擅長半導體、Sass軟件、高端制造行業的機會挖掘,目前擔任中加新興成長混合(A:009855/C:009856)基金經理。

    中加新興成長混合由張一然和中加基金權益投資負責人李坤元合力管理,成立至今各階段業績表現都非常優秀,成立以來累計凈值增長54.56%,近一年凈值增長45.29%,今年以來凈值增長37.53%(中加基金官網,截至2021年11月9日)。

    表:中加新興成長混合A成立以來各階段業績

    數據來源:中加基金官網,截至2021年11月9日

    Q1市公司三季報已披露完畢,新能源產業鏈整體表現是否符合預期?上、中下游具體情況怎樣?

    從電動車產業上、中、下游這三個環節分開來看,上游是偏資源類的,以鋰礦資源為主,三季報不算特別好,因為上游礦產價格從8月底才開始加速上漲,三季報暫時未反映出價格上漲的趨勢。中游相對較好,尤其是競爭格局比較好的一些環節,比如電池、隔膜等,由于競爭格局好,能夠經受三季度上游成本漲價帶來的壓力,將其傳導下去。且因為這些環節格局好、規模比較大,自身就會有一些規模效應,所以三季報相對更好。對于一些競爭格局不是特別好的環節,上市公司之間的差異和分化還是比較大的。單看整車的話,因為整車銷售每個月都會公布數據,整體還是符合預期的。

    總之,新能源產業鏈三季報還算不錯,個別環節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Q2:新能源屬于科技含量比較高的行業,因為技術更迭快,不確定性比較高,同時又很難估值,投資起來比較困難,您認同這種觀點嗎?您在具體投資中,如何跟蹤和識別技術變化的?又如何給不同的企業估值呢?

    新能源車的迭代算中間,不快也不慢。迭代的快慢主要是看下游需求,車是耐用消費品,不可能非??斓淖黾夹g變化。新能源車的產業鏈非常長,有很多信息源可供我們交叉驗證,相比科技行業,跟蹤邏輯是相對比較清晰的。

    估值的話,我主要看商業模式,然后疊加景氣度/稀缺性/格局做調整。在我的投資體系里,估值永遠放在第二位。經典價值投資理論是用較低價格買到好公司,這其實是市場無效的表現。在移動互聯時代,信息迭代速度大幅提升,市場變得越來越有效率,以后更大概率是以比較高的價格去買最好的那批公司,而非一味低估值去買質地還不錯的公司。我認為要做大概率的事情,不要把標準拉到無限極致,否則可能會選不出股票,只能一味錯過行情。

    Q3:除了大家熟悉的新能源車以外,其他新能源子行業,像光伏、風電、水電等,它們的投資機會如何?能逐一給我們分析一下嗎?

    光伏今年有過幾次比較大的漲幅,但中間波動也比較大,個人覺得光伏今年最主要的矛盾是光伏裝機容量是否能夠落地。因為今年光伏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上游原材料,主要是硅料價格特別高,很多企業本來想等硅料價格往下走的時候才開始裝機,然而今年前三季度硅料價格始終居高不下,且三季度在“雙限”政策下,硅料之外的其他原材料價格也在往上走。因此前三季度光伏裝機容量不多,市場預期今年年底前光伏會集中裝機。這些都導致了光伏板塊今年股價波動比較大。

    我個人還是比較看好光伏的。前段時間政府出臺了2030年碳達峰行動計劃,里面有非常清晰的組織設計。后面各地方政府和企業都會比較具體的去落實這個東西。另外,前不久某大型國企公司又進行了新的光伏組件招標,從價格上來看的話還是比較高。所以我傾向于判斷年底的裝機任務會完成;如果能完成,我覺得光伏后面的機會還是很清晰的。

    說句題外話,光伏供電和新能源電動車不太一樣,后者是純粹的商業邏輯,就是電動車賣的好不好,政府作用不太大,關鍵還得看企業能否推出性能優越、消費者喜歡的車型,這是一個自發的商業邏輯。光伏充電下游電站大部分是國企,整個產業本身又有很多國企參與其中,政府的影響力和控制力相對較強。大家都知道,進入四季度以后,經濟下行壓力會大一些,從刺激經濟的角度來講,光伏、風電可以說是拉動經濟的一個相對比較好的方向。

    水電、風電的邏輯跟光伏差不多,也是自上而下驅動的產業,政府之前也做了一個比較清晰的頂層設計,比較清晰的是,火電未來無論是發電量還是裝機的占比都會不斷降低,意味著光伏、風電、水電裝機容量會有很大的提升。其中,水電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是最高的,核電一方面有技術問題,另一方面面臨比較嚴苛的輿論環境,所以過去幾年裝機比較少。

    風電大家過往提的比較少,但從9月份開始,國家提出風光電,包括最近海風,大家說的比較多。風電行業的技術含量比光伏低一些,成熟比較早,補貼時間也比光伏長,但今年頂層設計力度很大,釋放利潤的速度可能會比光伏快。光伏電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技術路線的選擇問題,風電不存在這個問題,只要有需求就能上。且風電受成本影響沒有光伏大,裝機動力也比光伏強。因為頂層設計動力較足,目前大家比較看好海風這個方向。

    Q4:最近新聞里老出現“調峰”這個詞,很多機構都把它看作一個重要的投資機會,為什么?

    新能源不像火電,不是二次發電,需要相應自然資源才能發電。但電網隨時隨地都必須是穩定的,不能今天發電,明天就不發電,不發電的話,若裝機容量很大,就會對電網產生巨大沖擊,甚至發生一些事故。在一些對資源條件有依賴的新能源發電方式占比越來越多的時候,需要有比較穩定的方式去彌補,以保證電力系統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

    短期主要看火電,畢竟火電24小時都可以供電,但因為政府明確規劃火電未來占比要大幅下降,長期來看,除了火電以外,儲能和海風發電等方向比較確定。

    Q5:還有儲能設備這塊,最近也挺熱門的,據說發展潛力也很大,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塊嗎?

    儲能是一個特別好的投資領域,在我們國家,電力是帶有很強公用事業屬性的行業,價格受到一定管控,電價差別還是很大的。儲能相對簡單,在發電多的時候,把電儲藏起來,在供電高峰時放出去,可以在原來價格的基礎上適當加上儲能的價格。未來新能源發電占比越來越高,儲能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但短期來看,暫時還沒法看清儲能技術路線演進的方向。

    Q6:隨著新能源產業鏈崛起,相關的基金產品越出越多,既有主動基金,又有各式各樣的指數基金,主動基金中,又分為全市場選股的基金和行業主題基金,普通投資者該怎么選?

    在選擇之前,投資者需要評估好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行業/主題基金波動比較大,全市場基金波動相對小一點,如果覺得自己能夠承受比較大的波動,且以十年維度來看這個行業,可以考慮行業/主題基金。如果投資時長不長不短,行業/主題基金可能不太適合在估值高位時追高買入,中間可能會面臨比較大的波動。

    其實大家不應該過于關注行業,更應關注基金經理,畢竟超額收益主要來自基金經理對市場、行業和企業的認知。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去認識、了解基金經理。大家應該對待工作一樣,去對待自己的投資,認真研究,謹慎購買。

    Q7中加新興成長三季度的調倉和投資思路,以及四季度會重點關注哪些投資方向?

    三季度主要是減少了大消費的配置,增加了大制造的配置,包括新能源/機械/半導體的配置。四季度主要看好制造業,也會關注在底部的消費行業。制造業是明確的方向,過去兩年的國際形勢充分說明了發展制造業的重要性。其中,在雙碳長期目標的約束下,新能源是最清晰的方向,并且由于我國在整個產業鏈上全球層面的競爭力,我們對這個方向上的公司的盈利穩定性保持樂觀展望。其次,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會帶動上游快速崛起,主要是一些細分的零部件制造業,我們會在其中充分的挖掘現在小而美,未來能長大的公司。第二,消費行業在經過三季度的巨幅調整之后,估值已經趨于合理,在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下長維度的機會仍十分明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