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不斷推動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創新發展 海南(儋州)國際傳播中心成立

    9月15日,海南(儋州)國際傳播中心揭牌成立,海外社交媒體平臺賬號“遇見儋州”上線發布,這標志著儋州市通過多層次國際傳播平臺矩陣,構建儋州國際傳播新格局,向世界傳播儋耳大地回響的時代新聲,講述千年古郡的全新故事。這是我省除海口、三亞之外,在市縣建立的又一個國際傳播中心。

    《遇見儋州》展示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工作情況。黎有科 攝影

    這是儋州市委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重大決策部署,不斷推動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實踐,是適應傳播新趨勢、加快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舉措。

    海南(儋州)國際傳播中心是在儋州融媒體中心基礎上發展的,是儋州融媒體中心的有機組成部分。“儋州融媒體中心自覺扛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唱響時代主旋律、堅守輿論主陣地、回應社會關切、服務儋州人民,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說,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展現責任擔當,聚焦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決策、重點工作、重大成效,講好儋州故事、傳播儋州聲音、展示儋州形象,用宣傳的力量推動儋州各項事業發展。樹立精品意識,大膽改革創新,加快實現“人才聚合、信息匯合、資源整合、平臺融合”,用心用情用力創作一批“冒熱氣、接地氣、聚人氣”的精品佳作,努力打造儋州融媒體品牌。

    A

    整合優勢資源 創新方法手段

    建設海南自貿港,需要讓世界更了解海南。省委要求不斷講好海南自貿港故事,努力構建與海南自貿港對外開放水平相適應的國際傳播體系,全面提升海南國際傳播能力。在這一大背景下,海南(儋州)國際傳播中心應運而生,海外社交媒體平臺賬號“遇見儋州”也順勢上線。

    市縣國際傳播中心是地方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陣地。“利用優勢資源,拓展傳播渠道,創新方法手段,結合當地特色,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對內凝聚力量、對外樹立形象上多下功夫。儋州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獨特豐饒,又緊鄰洋浦這一海南自貿港重要對外窗口,國際傳播能力提升潛力無限。”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呂鴻談及市縣國際傳播中心功能時說,海南(儋州)國際傳播中心要做對外傳播儋州聲音、海南聲音的主力軍,主動聚焦海南自貿港建設、圍繞儋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通過“儋州故事、國際表達”,積極向世界講好海南自貿港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建設故事,讓世界上更多人聽見儋州聲音、聽見海南聲音、聽見中國聲音,感受海南自貿港的獨特魅力。

    儋州市擁有全省十分之一土地和八分之一人口,注重與洋浦的聯動發展,主動融入洋浦,打造海南自貿港的港產城一體化示范區,同樣需要一個面向世界的新平臺。“儋州市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的部署要求,整合運用市融媒體中心和‘網紅’、儋州廣播電視臺、市新聞中心等資源,建設海南(儋州)國際傳播中心,努力打造儋州國際傳播主陣地,構建海南西部國際傳播新格局。”儋州市委常委、秘書長肖發宣說,成立海南(儋州)國際傳播中心,是儋州不斷推動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實踐,也是提升儋州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開創儋州國際傳播新局面的具體舉措。

    儋州融媒體中心為海南(儋州)國際傳播中心提供有力支撐。儋州融媒體中心通過體制創新、媒體融合、流程優化、平臺再造等措施,建成大、中、小屏聯通,軟硬件一體的融媒體平臺,整合《今日儋州》報、儋州廣播電視臺、“這里是儋州”微信公眾號、儋州市人民政府網、儋州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今日儋州報”公眾號、“這里是儋州”客戶端、“這里是儋州”抖音號、快手號、今日頭條號、新浪微博號、企鵝號、百家號、一點資訊號等資源,融合“報、臺、網、微、端、屏”,構建融媒體系列平臺矩陣,覆蓋儋州全域不同特點的受眾,形成全媒體傳播格局。儋州融媒體中心負責人何一說:“堅持傳播好儋州聲音、講述好儋州故事,深入挖掘儋州本地東坡文化、調聲文化等,向世界全面、客觀、準確、生動地反映儋州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通過‘中國故事、國際表達’,提高儋州在國際舞臺的知名度。”

    B

    借助社交媒體 建設傳播陣地

    海南(儋州)國際傳播中心已正式運行,趕制外宣作品,即將推出系列外宣作品向世界推介儋州。9月15日,在儋州融媒體中心的融創體驗中心,參加海南(儋州)國際傳播中心揭牌儀式的嘉賓看到一位年輕的外國姑娘,她是嫁到儋州的烏克蘭籍洋媳婦Ann,正在錄制美食內容的外宣作品。

    儋州融媒體中心創建“網紅”創業基地、成立儋州市“網紅”達人協會,舉辦“Dou是海南代言人”短視頻拍攝技巧、抖音直播技巧線下培訓等活動,加速挖掘和培育“網紅”直播人才,營造人才集聚的“網紅”直播產業環境。洋媳婦Ann就是“網紅”之一。儋州市中和鎮七里村的金清剛畢業于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在北京從事英語導游工作多年,接待歐美游客,有國際傳播經驗,2020年底返鄉創業。他的妻子Ann擁有哲學碩士學歷,來中國6年了,有中外交流經驗,夫妻倆攜手加入海南(儋州)國際傳播中心。今年6月,Ann擔任主角的“洋媳婦吃黃皮”短視頻播出后,引起強烈反響。

    Ann和丈夫在錄制儋州美食國際傳播作品。黎有科 攝影

    儋州市委宣傳部、儋州市融媒體中心與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海南中心聯手,探索“媒體融合+國際傳播”新模式,海南(儋州)國際傳播中心是探索取得的主要成果。新華社擁有遍布全球的新聞信息網絡,位居世界主流媒體第一方陣前列。近年來,儋州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通過新華社全球傳播資源傳播世界。新華社推出儋州千年玉蕊花、千年古鹽田等對外報道,被日本共同社、法新社等海外主流媒體采用;儋州調聲通過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整合的全球通訊社聯盟資源,在全球超150家海外主流媒體網站落地等,總閱讀量為170萬﹢,總觀看量6萬﹢。

    中央媒體與地方融媒體中心攜手,創新“媒體融合+國際傳播”的地方外宣模式。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海南中心負責人魯曉艷說:“將充分運用新華社國內國際傳播資源和儋州融媒內容資源、‘網紅’IP資源,從搭建平臺渠道、策劃開展國際傳播品牌活動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幫助儋州市重塑對內對外傳播,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海外社交媒體平臺賬號“遇見儋州”上線,是儋州市首次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建立的國際傳播陣地,是儋州市委借船出海的創新嘗試。儋州市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開通賬號,名稱為“Visit Danzhou”,意思是“遇見儋州”,將通過精準的外語編譯,以及圖片、視頻,突出社交化、視覺化呈現,通過差異化、區域化、分眾化的傳播,向世界展示儋州在經濟建設、產業發展、生態建設、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新成就、新風貌,提升國際傳播成效。設計“遇見儋州”的品牌標識時,融合儋州調聲文化和儋陽樓形象,突出儋州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積淀。目前,“遇見儋州”在兩個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各發布5條帖文,粉絲總數約4000人,帖文累計覆蓋人數約15萬海外網友,評論、點贊1200余人次,總互動量達3200余次,賬號主頁面點贊數超1萬次。(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