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從建筑師視角探索零碳建筑發展,專訪著名建筑工程專家顧洪平

    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了新時代的新命題,就建筑領域而言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綠色和低碳。一項數據顯示,建筑行業全過程的碳排放已占到我國碳排放總量的50%以上,針對建筑領域的碳減排工作迫在眉睫。

    如何實現對建筑的碳減排?如何發展超低能耗建筑,特別是近零能耗建筑就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為此,我們特別邀請南京明發財富中心“垂直森林”建筑項目技術總負責人——知名建筑工程專家顧洪平。專注于建筑行業二十多年,在建筑節能、低功耗用材(適配材料技術)、超低能耗綠色建筑施工技術上擁有豐富實操經驗,全面主導負責的各類中大型項目達數十個,為超低能耗建筑帶來了全新的發展。

    圖片1.jpg

    致力低碳減排 零碳建筑是創新復合體系

    顧洪平,一級建造師、高級工程師、主任工程師、江蘇省建筑業協會綠色施工分會專家、江蘇省綜合評標專家、江蘇省招標投標協會專家,現任世界500強企業綠地集團旗下的核心成員企業江蘇省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主任工程師。專業出身的他一直奮斗在項目技術和管理工作的第一線,二十多年來他不斷耕耘,涉及的項目類型遍布住宅、大型工業廠房、商業綜合體、超高層建筑、建筑改造加固類。負責多個海內外重點項目如江蘇省紫金大戲院項目、江蘇省人民檢察院辦公樓項目以及援菲律賓中菲農業技術中心等項目。

    圖片2.jpg

    他斬獲多項榮譽與成就,其中有全國建筑業創新技術獎、省級新技術多項、市優質工程“金陵杯”、省優質工程“揚子杯”、國家級QC 成果,他注重實際工作中的創新與總結,在多個項目投標的技術標編制工作,他屢次獲得第一評分,先后發表多篇論文、授權實用新型專利、施工工法等多項,涉及建筑體外垂直森林外挑陽臺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新型預制墻板儲存裝置、高空鋼結構現場拼裝用H型鋼軌道式胎架、高層建筑混凝土泵送管道固定裝置與預應力混凝土空心管樁等應用。

    顧洪平認為,建筑行業要想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的“雙碳”目標,它的底層技術還應是節約能源,節能是“雙碳”的底層技術,能源節約自然會減少因為能源消耗的碳排放。比如現在推行的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等技術理念就是很典型的實踐,其中,使用了“近零能耗”技術的建筑就要比一般常規建筑節約超過90%的能耗。

    此外,行業內在探討并實驗的“零碳建筑”是一個更復雜的系統。它既包括了減少自身碳排放、應用綠色低碳建筑材料、采用可再生能源等要求,甚至有的建筑還加裝了光伏發電等設備,能夠產能供建筑使用,通過并網的形式還可以將額外的電能儲存起來,并回饋給社會。有的建筑還具備實現“碳匯”的可能性,通過建筑來吸收二氧化碳。

    總之,只有這些技術應用都綜合起來,才有可能實現“零碳”的目標。不過,“零碳建筑”的真正實現還需要全社會整體的努力,僅依賴科學智能的設計是有困難的,人們生活方式的調整也很重要。

    賦能城市生態 打造可持續住宅典范

    圖片3.jpg

    據他介紹,南京的垂直森林外立面突出的陽臺上種植將近1000棵樹、2500棵灌木,估計每年可吸收35噸二氧化碳,同時每天產生60公斤氧氣。每一棵樹木都需要經過風洞試驗的細致監測,已經確保了在200米高處的樹木即使在暴風中也能保持直立狀態,保證安全。

    為了實現這一壯舉,顧洪平不僅要考慮植物的生長情況,同時還要考慮樓宇安全。項目采用了經過實踐檢驗的陽臺綠化技術,為垂直森林高空生長的植物設置了具備多重的安全防護措能夠確保其總體安全。顧洪平也因此獲得了建筑體外垂直森林外挑陽臺結構及其施工方法的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預制墻板儲存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筑廳公布了2021年度江蘇省工程建設省級工法,顧洪平先生作為主要完成人,主持并完成了超高層建筑體外“垂直森林”外挑種植平臺結構施工工法,在項目上得到了極大的應用,明發財富中心項目也因此獲得了“2016全國建筑業創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的榮譽。

    “通過對建筑施工建造的全流程材料及工藝體系創新,配以智能化感知與控制系統,將建筑做成了一個‘會智能呼吸的保溫箱’。”顧洪平表示,“此次運用的‘全智能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系統’是一項系統集成技術,在兼顧降低建筑使用90%運行能耗,以及室內健康舒適雙重需求的同時,還將智能云計算和物聯技術融入了整個精細化施工作業流程中,使建筑運行更節能、更舒適、更智能。”

    顧洪平表示,建筑領域的碳中和目標,探討的主要是建筑全生命周期內的碳中和,因為建筑在使用中的碳排放占比是比較高的。而選用好的適配材料技術,運用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技術,通過智能一體化感知和控制系統進行精確聯動,確保建筑達到節能與舒適的目標,實現真正超低能耗交鑰匙工程。而商業樓宇經過相應的改造之后也能實現低碳節能,對于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也有著積極的意義。(作者:趙音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