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官網公告消息:9月3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有關要求,經國家核安全局批準,秦山核電廠1號機組運行許可證獲準延續,有效期至2041年7月30日。
秦山核電廠1號機組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裝機容量30萬千瓦,1991年12月15 日并網發電,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被譽為“國之光榮”,一直保持安全運行狀態。該機組運行許可證延續獲批,填補了技術空白,具有示范價值,對我國構建整套運行許可證延續技術體系、評估方法,促進我國核電廠運行許可證延續標準體系建立健全、培養專業人才隊伍有著深遠影響,這也是秦山核電在中核集團、中國核電領導下,立足“三新一高”,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建設核強國的具體舉措。
世界核協會(WNA)官網統計資料顯示,核電廠運行許可證有效期限延續是普遍的國際實踐。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相關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球在運核電機組442臺,連續運行40年以上機組共計104臺。美國核安全監管當局(NRC)截至2020年底已批準了90臺機組的延續運行。
秦山核電是我國核電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縮影。作為中國核電發展的“搖籃”和“紅船”,30多年來,秦山核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全面建成9臺機組,并出口巴基斯坦。在此基礎上,我國核電掌握了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歷史跨越。
核電是安全、高效、清潔、低碳能源,可在降低碳排放、推動能源轉型、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截至8月30日,秦山核電基地共累計繳納稅費約478億元,帶動核電關聯企業95家,年產值291億元,吸納就業2萬余人;累計安全發電6700億千瓦時,與燃煤發電相比,相當于約減少燃燒標準煤2.13億噸,減排二氧化碳6.4億噸,植樹造林約423個西湖景區,為改善電力供給結構、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了積極力量。
接下去,秦山核電將繼續發揮先行優勢、人才優勢、技術優勢、文化優勢,搶抓機遇、系統謀劃,全力再造一個“新秦山”,統籌建設兩個“零碳城”和“四個基地”,為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強核夢、強國夢貢獻更大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