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各地嬰兒將迎來增長高峰 母嬰室標準化還需科普宣傳常態化

    面積約16平方米的小屋溫馨整潔,兩人沙發、嬰兒打理臺、置物臺、電源、儲物袋、尿不濕、清潔濕巾等大小物件一應俱全。這是北京市各級工會組織建設的母嬰關愛室。目前,這樣的母嬰關愛室覆蓋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6359家,其中包括411個公共場所。

    隨著全面三孩政策的到來,明后兩年各地嬰兒將迎來增長高峰,這意味著社會對母嬰室的需求將變大。人們呼吁關注母乳喂養,同時呼吁在更多的公共場所建立母嬰室,讓全社會共同支持母乳喂養,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根據相關規定,2020年年底,包括公園等旅游景區在內的重點公共場所,母嬰室覆蓋率應達到80%,且應配備醒目導向標識。如此語境下,北京推動母嬰室建設規范化、標準化,具有示范意義。

    如今有相當一部分的年輕媽媽,選擇了逃避和拒絕母乳喂養。究其原因,除了愛美之心使然、就業壓力所趨之外,也與哺乳環境不佳、女性身體隱私得不到保障等不利因素有關。比如,由于公共場所缺少母嬰哺乳的私密空間,導致一些年輕媽媽不得不當眾哺乳,母嬰個人身體隱私也存在被迫“走光”的風險。母乳是最有營養、最有利于嬰幼兒身心健康的食品,我們倡導和支持母乳喂養離不開對母嬰權益的保護。

    可見,設置母嬰室,應成為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公共場所的一種標配。在商場、車站、公園、女性衛生間等公共場所,也應設置功能齊全的母嬰室,配置冰箱、哺乳椅、空調等設備,實現母嬰室建設規范化、標準化。特別是,應制定具體化、規范化的激勵措施,實施母乳喂養營養補貼制度,提高年輕媽媽哺乳積極性。

    母嬰室標準化,還需科普宣傳常態化。這需要讓更多醫療機構參與其中,提供母乳喂養咨詢服務,讓更多媽媽能夠隨時隨地輕松掌握權威、科學且嚴謹的母乳喂養知識。各地應把支持母乳喂養,當成整個社會及家庭的責任,共同關注哺乳期媽媽的身心健康。不僅向媽媽也要向社會提供科學嚴謹的母乳喂養知識,在家庭、公共場合、工作場合等不同環境中,真正營造出理解、包容、關愛母嬰權益的氛圍。(汪昌蓮)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