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首場“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多個部門堅持“一線訪民意、一線解難題、一線促發展”,從惠農貸款、新品種引進推廣、農產品產銷對接、企村聯建等方面促進農民增收、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農業生產經營融資難、融資貴,如何打通融資困境的“最后一公里”?市農業農村局二級巡視員劉子榮介紹,今年鼓勵銀行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投放力度,新增“金陵惠農貸”放貸不少于12億元,預計惠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00戶以上。
“金陵惠農貸”,是一款市級政銀合作政策性貸款產品,無抵押無擔保,解決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缺少有效質押物的實際困難。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最高貸款額度80萬元、合作社400萬元、農業龍頭企業400萬元,貸款年化利率一般在4%左右,遠低于其他涉農貸款產品,基本能滿足農業主體貸款融資需求。
截至今年5月底,“金陵惠農貸”累計發放貸款56.60億元,累計惠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458戶,貸款余額14.78億元;按照貨幣市場正常貸款利率測算(年貸款余額14億元),每年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節省利息支出超過2800萬元。
今年還首次推出“金陵惠農小額貸”,最高額度30萬元,切實解決小農戶的資金周轉難題。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品種是種子的核心。市科技局副局長朱超平介紹,今年前5個月,全市引進和推廣新品種33個,推廣種植面積(放養水域)9100余畝;18家主要引種單位,帶動超過2000戶農民推廣種植(放養),受益農民超過10000人。
農產品的產銷對接是市商務局重點辦好的“十件實事”之一。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全市農資與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28億元,同比增長48.5%,展現出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市國資委黨委專職副書記、新聞發言人歐陽懷霜介紹,截至目前,市屬集團已簽約村企聯建項目達30個,計劃總投資達87.4億元。從落地成效看,已落地實施項目25個,落地項目計劃投資55.2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