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減速帶也是“安全帶”——焦作農村交通事故實現“雙下降”的路徑探索

    □本報記者 陳學樺 成安林

    “村口設置的‘四道杠’,效果杠杠的!”9月10日,武陟縣木欒街道大城村村民張大軍深有感觸地說,如今驅車行駛到村口,村民們都會自覺放慢車速,鳴笛駛過。


    (資料圖)

    大城村總人口5000余人,駕駛員700多名,機動車520余輛,全村5個出入口每天車流、人流不息。

    張大軍口中的“四道杠”是啥?

    “你看,就是這四條減速帶。”陪同記者采訪的武陟縣公安交警大隊科技中隊民警魏國強解釋,焦作公安部門在全市國道、省道、地方道路沿線的丁字路口支路進入主路前,大多設置了“四道杠”。

    魏國強說,全縣已有697個丁字路口加裝了“四道杠”,提醒駕駛員注意路口、減速慢行。

    距離大城村東北五六公里的馮村南口,是縣道龍園線與鄉道楊鋪公路的交叉口。該路口是周邊5個村莊的主要出入口,每天約有1.2萬人通行,5個村莊有4800余名駕駛員,2700余輛機動車,交通通行密度非常大。

    記者看到,村口設置的“行車走出講安全千家萬戶盼團圓”“遵守交通法規平安與您相隨”等條幅,時刻提醒過往車輛行人。

    該十字路口近5年來發生交通事故59起。這樣的路口該如何整治?

    “按照市里統一安排,我們在該路口設立了‘四個一’,即一個黃閃燈——提醒過往司機、一組減速帶——降低速度、一組警示宣傳標志——提醒前方有路口、一組測速監控設施——限速處罰。”武陟縣公安交警大隊負責人劉小紅說,自3月份整治以來,該路口未發生一起交通事故。

    不僅是在縣道、鄉道等路口,焦作市在國道、省道穿村過鎮的路口也設立了“四個一”和“四道杠”。

    就拿省道235博愛段來說,路面寬敞平整,車速普遍較快,而道路沿線村莊密集,平交路口眾多。

    “在這段路上人流量較大的平交路口,遠處安裝了測速監控設施,近處設置了警示宣傳標志,旁邊還配置有黃閃燈。”博愛縣公安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往司機距離路口很遠就可看到警示標志,經過減速帶之前,就會提前減速,路域環境自然就安全多了。

    記者從焦作市公安交通管理支隊提供的一份數據獲悉,近年來,農村交通亡人事故在全市交通亡人事故中占比達70%以上,而農村交通亡人事故近70%發生在農村路口。

    眼下,焦作在全市5000處農村十字路口均設立“四個一”,1500處丁字路口均設置“四道杠”。

    焦作市道路交通安全指導委員會相關負責人用“以小博大”來形容這樣的整治效果,并用一組數據佐證:設立“四個一”一個路口僅需1萬余元,設置“四道杠”一個路口僅需1000余元,而今年以來全市國道、省道穿村過鎮路口、農村路口亡人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卻大幅下降。“雙下降”的背后,折射出焦作市精準“破題”、全力“解題”,為百姓出行安全探索出一條有利可行的路徑。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