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第二批地質文化村鎮公布 河南澠池縣南村鄉上榜


    (相關資料圖)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高長嶺 通訊員 周強

    11月2日,記者從河南省地質局獲悉,中國地質學會日前公布了我國第二批地質文化村鎮評定結果,我省澠池縣南村鄉獲準籌建地質文化鄉,這是我省第一個獲批建設的地質文化鄉鎮。

    據介紹,南村鄉位于三門峽市澠池縣北部50公里的黃河南岸,在黃河小浪底水庫上游,北隔黃河與山西省垣曲縣相望,擁有豐富的地質遺跡資源,地質文化底蘊深厚。100多年前,歐洲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在澠池—垣曲盆地發現古代動物群遺址。1985年至1994年,中外科學家在南村鄉上河村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具有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特征的曙猿化石,化石距今4500萬年左右。此前,世界上最早的高等靈長類動物化石發現于埃及附近的法尤姆,距今約3500萬年,古人類學界曾認為高級靈長類最早的起源地在非洲。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于非洲”的論斷,也把高級靈長類出現的時間向前推了1000萬年。2017年4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和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在澠池南村鄉為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立碑。

    2018年以來,河南省第五地質勘查院和河南省自然資源博物館又開展了“上河始新世哺乳動物化石詳查及搶救性保護”項目,第五地質勘查院項目負責人劉運濤介紹,在南村鄉發現古生物化石地質遺跡點3處,其中新發現常年出露的古生物化石地質遺跡點1處,保證了古生物化石研究在小浪底水庫蓄水后能夠全年進行。采集始新世哺乳動物化石約2000余件,共8屬18種,種類豐富、數量眾多,研究價值高。通過近年來不斷研究,南村鄉上河曙猿化石遺址已經成為中始新世晚期最具代表性的化石點之一,也是國際公認的高級靈長類動物起源地之一,國際影響巨大。

    在省地質部門大力支持下,澠池縣人民政府以古生物科學研究成果為基石,大力建設地質文化鄉鎮,規劃建設化石館、文化館、科普步道等多處科普研學設施,化石與彩陶研學活動已經開展多期,地質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前景良好。10月底,中國地質學會公布第二批地質文化村鎮評定結果,我省澠池縣南村鄉獲準掛牌籌建地質文化鄉,這是我省第一個獲批建設的地質文化鄉鎮。去年6月,我省嵩縣九皋鎮石場村獲批為我省第一個地質文化村。

    南村鄉人文歷史、自然風景資源也非常豐富,南村利津民俗文化園、周桓王陵、陽壺古道、利津古渡、金燈河古村、南村镢把戲、黃河飲食文化等歷史民俗文化豐富精彩,仰韶大峽谷、黛眉山、黃河高峽平湖等自然風景秀麗多彩,必將與地質文化一起帶動當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