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南日報記者 謝建曉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之甜
10月22日,在湯陰縣產業集聚區的安陽九頭仙艾業有限公司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課堂上,艾灸技師正在熟練地向培訓學員傳授拔罐、點艾、熏艾操作及按摩技術。這是安陽市第二屆“洹泉涌流杯”職業技能大賽——中原艾工技能競賽的賽前培訓現場。
在湯陰,艾灸不只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項產業。據介紹,湯陰種艾歷史悠久,因出絨率高,生長在當地的艾草被稱為“北艾”。目前,湯陰縣艾草種植業以伏道鎮為中心輻射到白營鎮、菜園鎮、古賢鎮等周邊鄉鎮,成立了由艾草種植、加工、營銷等企業為主體的湯陰北艾產業協會,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種植只是產業發展的第一步。2016年,一企業家看中北艾的獨特藥性,開辦了九頭仙艾業有限公司,成立艾草合作社10家,在全縣種植艾草1.5萬余畝,如今已形成了集種苗栽培管理、收購、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
2019年,九頭仙艾業有限公司創辦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傳承艾灸技術文化,培育地域特色人才。截至今年9月,學校已先后開展艾灸培訓講堂300余期,扶貧專項培訓講堂16期,培訓人員4500余人。
近日,我省發布《艾葉質量分級》地方標準。“公司參與制定這一地方標準,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九頭仙艾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可介紹,他們將著力打造艾草高端產業鏈,叫響特色區域品牌,助推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