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播種機在高標準農田耕種 崔建林 攝
大河網訊 秋收連著秋種,耕種環節是小麥生產的第一仗。10月17日上午,在葉縣龍泉鄉全集村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4臺大型精量播種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伴著機械轟鳴聲,一粒粒希望的種子播進土壤里,施肥播種一體化操作一氣呵成。
良種良田是小麥高產的基礎。全集村高標準示范區采用的精量播種機是新型播種機器,增加了肥料箱和鎮壓輪,不僅能一次性完成播種、撒肥、保墑三道程序,還能精確控制播種、施肥的間距和深度,減少籽種浪費,提高肥料利用率。
“小麥要高產,七分在于種,三分在于管。采用精量播種機播種,每畝地的種子控制在10公斤左右,不僅下種均勻,還播得直,行距誤差不超過5厘米,后期我們澆水和收割也方便,最主要是出苗率比普通機器能提升5%以上。”龍泉鄉全集村種糧大戶李國豪說。
葉縣有耕地115萬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96萬畝,是國家糧食生產大縣和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近年來,葉縣牢牢扛穩產糧大縣的責任與擔當,累計投入9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78.5萬畝,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糧食總產量常年穩定在60萬噸以上。
今年,為提升播種質量,葉縣堅持一手抓好秋收、秋耕、秋種工作,一手抓好農技指導,大力推廣新型智能機具,積極落實國家糧食補貼、農機補貼等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幫助農民搶抓農時種好小麥。同時,農技部門還開展“百人包千村”活動,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手把手指導農戶科學適量播種,為冬小麥出好苗、出全苗奠定堅實基礎。
“播種是豐收的基礎,我們下鄉宣傳動員農民對土地深耕滅茬,以最大限度消滅蟲卵;引導農民對種子進行拌藥包衣,防止地下病蟲害以提高小麥的出苗率;鼓勵農民實施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以提高小麥的品質。同時,嚴把種子關、化肥關、技術關,通過我們的工作,為明年的小麥增產豐收提供技術支撐。”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趙春峰表示。
目前,葉縣已播種小麥50萬畝,預計10月26日全部播種完成。(王俊鵬 馮晨彤 高鵬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