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中原回響丨鄭州商品交易所 護航實體經濟 彰顯“期貨擔當”-當前通訊


    (資料圖)

    □本報記者 王昺南

    10月16日上午,黨的二十大在北京隆重開幕,鄭州商品交易所組織全體職工收看直播盛況。大家備受鼓舞,紛紛表示,一定要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立足崗位干好工作,為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統計數據顯示,去年,鄭商所累計成交量、成交額分別為25.8億手、10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7%、79.7%,在全球主要期貨及衍生品交易所總成交量排名中居第7位,市場規模創歷史新高,服務實體經濟邁出新步伐。

    作為我省資本市場的“金字招牌”,鄭商所的成績是如何取得的,又是怎樣服務和引領實體經濟發展的?

    以農產品期貨起步,鄭商所始終將拓展涉農產品工具供給作為重中之重。2021年2月1日,鄭商所花生期貨成功上市。“上市首年,花生期貨整體運行平穩,功能初步發揮。”鄭商所相關品種負責人劉易昂說,目前有1500余家產業企業參與花生期貨,在全國貿易規模排名前10位的企業中,已有8家參與花生期貨。

    鄭商所綜合業務平臺功能的進一步發揮,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8年3月,鄭商所綜合業務平臺上線,這是國內期貨交易所首個場外業務平臺,滿足了實體企業多元靈活的風險管理需求。截至2021年年底,鄭商所綜合業務平臺簽約客戶達604家,為112家企業融資180.1億元,平均融資成本較傳統融資渠道降低10%。

    如何加強市場培育,廣泛吸引產業企業參與期貨交易?去年,鄭商所舉辦“穩企安農護航實體”主題活動131場,累計參與人數192萬人次,開展“產業基地”建設40家,支持舉辦產業企業培訓活動100多場,有力提升了相關產業企業的期貨意識和使用水平。

    “鄭商所將進一步推動期貨品種和期貨工具創新,持續加大市場培育力度,不斷拓展產業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廣度與深度。”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實體經濟 鄭州商品交易所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