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走進縣城看發展丨 睢縣:一雙鞋 一座城 一起拼-播報

    河南日報記者 李鳳虎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一雙鞋,一條路;一群人,一座城;一起拼,一定贏。短短18個字,形象地勾勒出睢縣特色制鞋產業發展的軌跡。

    10月8日,走進睢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特步、喬丹、鴻星爾克……道路兩側,滿眼都是各大鞋企的標志牌。


    【資料圖】

    2011年,作為傳統農區的睢縣打破常規,按照“跳出睢縣、放眼全國”的發展思路,瞄準制鞋產業,將其確定為未來的主導產業。從此,全縣上下盯準“一雙鞋”、選準一條路、橫下一條心,全力做大做強制鞋業。

    河南嘉鴻鞋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一條條流水線上,工人們正忙得不亦樂乎。

    “嘉鴻鞋業是睢縣招引來的第一家鞋企,2011年在睢縣落戶。”睢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萬偉說,當年,睢縣黨政考察團到廣東、福建的知名鞋企考察調研、積極溝通,以制鞋產業“東引西進”產業轉移“天時”、睢縣東西交會“地利”和勞動力資源“人和”的優勢,促成總部在福建晉江的安踏集團嘉鴻鞋業落戶睢縣。

    自此,睢縣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上規模、五年成基地、十年創鞋都”的發展目標,筑巢引鳳、騰籠換鳥、親情服務,全方位為制鞋產業發展培育優質土壤。

    2017年年初,隨著雄安新區規劃調整,河北安新縣三臺鎮制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要進行產業轉移。睢縣搶抓機遇,趕赴當地舉行招商引資推介會,采取“拎包入住”的方式,打造雄安制鞋產業園和三臺制鞋產業園,吸引雄安新區超過210家制鞋及配套企業轉移睢縣。

    為加快項目建設速度,睢縣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深化“管委會+公司”改革和“放管服”改革,推廣“入駐即生產”“邊建設邊生產”經驗,建立重大項目聯審聯批周例會等工作機制,推出服務效能“三級跳”的“店小二”“保姆式”“媽媽式”服務。同時,實行“1+X”工作法,全面落實一個項目一名縣級領導牽頭、一個單位負責、一套班子推進、一站式辦公、一抓到底的項目服務機制;全面推行“首席服務員”和“13710”機制,為企業提供基礎設施建設、證件辦理等服務;建立返鄉創業園,吸引資金回流、人才回歸、企業回遷;為產業工人提供住宿、子女就學等36項政策“紅利”。

    2021年6月初,中喬(河南)體育有限公司進駐睢縣,從簽約到投產,僅用70天;而鴻星爾克僅用45天,斯凱奇用時25天。如今,睢縣已落地制鞋及鞋材配套企業427家,年產能達3億雙,配套能力90%以上。該縣已經成為除福建晉江外全國最大的休閑運動鞋生產基地,被中國輕工業協會、中國皮革協會授予“中國制鞋產業基地”稱號。

    “我們將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堅定信念,促進制鞋產業持續快速高質量發展。”睢縣縣委書記曹廣闊說,睢縣還將實施“四梁八柱”產業培育計劃,堅持把制鞋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打造成4個百億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著力把足力健鞋業、特步鞋業、金振源電子等8家企業培育成稅收超億元龍頭企業,讓產業集群成為“森林”、龍頭企業成為“參天大樹”。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