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進小區,3秒即可刷臉通過;突然下雨趕不回去,能通過App迅速聯系物管幫忙收衣服……現如今,智慧社區建設如火如荼,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化、智慧化生活環境。
眾所周知,社區是城市的基礎,它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生老病死還是大病小情,都難以和社區脫離。可以說,一座城市能否運轉良好,百姓能否安居樂業和社區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智慧城市的縮影,智慧社區是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信息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對社區居民吃、住、行、游、購、娛、健等生活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互動化和協同化管理,將社區建設成為政務高效、服務便捷、管理睿智、生活智能、環境宜居的社區生活新業態。
智慧社區在給居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還要看到一些短板要補齊。比如一些服務類應用和設施華而不實,看起來“智慧”實則不好操作;一些居民對于智慧設備不了解不熟悉,無人指導使用,使一些智慧設施使用率不高,造成設備閑置和資源浪費。
居民在享受便利的智慧化生活的同時,也期盼更精準、更長久的“智慧化”管理和服務。比如通過加強相關社區從業人員的培訓,打造出符合“智慧化”時代的專業社區管理人才;針對社區中的老年人、兒童等不同群體需求,對現有智慧社區項目進行“適老化”“適小化”改造,提升差異化服務水平。緊密聚焦居民生活的急難愁盼問題,久久為功方能讓居民享受到真正的“智慧生活”。(李明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