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上午10點多,滁州市定遠縣永康鎮拂光村村民周開敏擰開水龍頭,就著汩汩流出的清澈自來水,洗菜、淘米、做午飯。
“現在水質更好,供水穩定,出現什么問題,一個電話立即就有人上門處理。 ”周開敏告訴記者。
定遠縣地處江淮分水嶺,多為淺山區和丘陵崗區地形,缺水易旱。 2007年以來,該縣積極引入社會投資參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截至2019年,該縣共建16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總供水規模達14.3萬噸,基本解決了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然而,隨著城鄉居民用水需求量增加,自來水廠供水能力不足、供水保證率不高等問題逐漸凸顯,居民生活用水水質得不到保障。
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讓定遠80萬農村居民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優質水。定遠縣建立從水源頭到水龍頭的規劃、建設、運營、服務、管理“五統一”城鄉供水模式,16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現自來水全覆蓋,城鄉供水“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服務”。
2019年7月,定遠縣成立定遠縣城鄉水務投資建設公司,統一負責全縣城鄉供水事務。 2020年3月,定遠縣城鄉水務投資建設公司與16家重組水廠社會投資者簽訂全資收購協議,收回16家水廠中社會投資者個人股份和市場經營權,并全面接管運行,建立起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的定遠城鄉供水一體化模式。
定遠縣永康自來水廠,現代化的自來水處理設施正在運行。 “該水廠每天可生產2.5萬噸自來水,是目前定遠農飲工程中生產能力最大的一家水廠。 ”定遠縣城鄉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爐橋分公司經理李兵對記者說,該水廠2010年投運,產權收歸國有后,水廠設施進行了提升改造,全部實現機械化,處理后的水質比以前更好。
定遠縣依據區域水源狀況,以江巷水庫為依托、以長江為補充水源、淮河為應急水源,對水資源進行高效配置,將全縣科學劃分為五大供水片區,整合原16家水廠資源,規劃建設7家大規模水廠,讓所有水廠管網互聯互通。此外,該縣還有2.5萬多戶群眾享受安裝費用減免政策,累計補助資金761.55萬元。如今,定遠縣水質合格率從2019年的80%提升到100%,群眾投訴率大幅下降,滿意度大大提升。
記者走進位于爐橋鎮的定遠縣第三水廠,全自動化機器設備正有條不紊地運行。原本渾濁的原水經過絮凝、沉淀等工序后,進入活性炭吸附濾池、清水池,最后接入吸水井、二級泵房。在二級泵房里,處理達標的凈水將通過供水管網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千家萬戶。
“水廠全部水處理過程均實現了電腦遠程控制監測,各項數據統一匯聚至中控室,中控室值班人員對水處理的各個環節進行監測控制,既省時又省力。 ”李兵向記者介紹,水廠日常管理一般只需要3名值班人員,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此外,水廠還配套了污泥脫水系統,絮凝池、沉淀池的泥水匯入排泥池后,經污泥濃縮、脫水機離心脫水等工序,污泥含固率可大于30%,再外運進行固廢處置,實現了全廠廢水零排放。
為打造農飲工程“升級版”,定遠縣著力打造“智慧水務”,實施城鄉供水智能化建設,對水廠出廠水壓、流量、濁度、余氯含量等數據開展智能化監測,對全縣水資源進行智能調度。該縣還建立水廠日自檢、縣水質檢測中心月抽檢和縣衛生健康部門月巡檢三級水質檢測制度,實現對水源、生產、供水全程監控,切實保障群眾安全飲水。(記者 羅寶 通訊員 鄭成雪 王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