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問題事關民生福祉,向來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和熱點。
最近,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的《安徽省“十四五”城市住房發展規劃》明確,將進一步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推動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提升住房品質和居住環境,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新房:
累計供應新建商品住宅360萬套
現階段,安徽城鎮住房短缺問題已經解決,城鎮住房正在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人們對健康舒適、綠色低碳的住房需求更加強烈,發展住房新供給越來越迫切。
今后,將完善住房供應結構,加強住宅用地供應管理,健全房地聯動機制,促進新建商品住宅供應規模、結構、時序、區域布局基本合理。根據不同區域、家庭不同階段住房需求,優化各類商品住房套型比例,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需求。促進住房市場與住房保障、住房買賣與住房租賃、一手住宅與二手住宅、高檔住宅與普通住宅的協調發展。
健全房地產市場監測體系。以居住用地價格、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二手住宅價格、住房租賃價格為核心指標,結合居住用地供應狀況、商品住宅新開工面積、商品住宅銷售面積、二手住宅成交面積、房地產信貸等參考指標,加強房地產市場監測指標體系建設,健全多部門聯合監測機制,對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進行監測分析、預警提示。
根據規劃,“十四五”安徽將累計新建商品住宅供應360萬套,約41800萬平方米,累計新建商品住宅用地供應2萬公頃,保持住房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產品結構基本合理,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2、租房:
支持承租人在租賃住房所在地社區落戶
隨著新型城鎮化推進,人口和經濟活動逐步向中心城市集聚,中心城市商品住房價格相對較高,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一段時期內需要通過租賃住房解決居住,加上跨區域流動人口租房居住,市場對租賃住房的需求特別是保障性租賃住房需求將呈增長趨勢。
安徽將穩步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完善長租房政策,規范住房租賃行為,加快培育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建立健全以市場配置為主、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租賃體系。
通過盤活、新建、改建等方式多渠道籌集租賃房源,支持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建立并完善租賃住房供應體系。以盤活閑置存量住房為主,激活個人、社會機構將產權明晰、功能完善、居住安全的存量住房對外出租。結合城市更新,在滿足結構、消防和治安管理等安全底線前提下,支持商業辦公等非居住類房屋,按相關規定和程序改建為租賃住房。
完善長租房政策,鼓勵出租人與承租人簽訂長期住房租賃合同,構建相對穩定的住房租賃關系,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特別是承租人的合法權益。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引導新市民通過租賃解決階段性居住問題。支持在城市穩定就業、按規定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的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等,可自愿選擇在租賃住房所在地社區集體戶落戶。
3:保障房:
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30萬套(間)
《規劃》明確,要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累計改造城鎮棚戶區50萬套,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30萬套(間)。規劃期末,城鎮住房保障覆蓋率28%以上。
以人口凈流入城市為重點,堅持小戶型、低租金,科學布局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主要安排在城市建成區、產業園區及周邊、軌道交通站點附近和城市建設重點片區等區域,引導產城人融合、人房地聯動。支持有條件的城市因地制宜探索發展共有產權住房。
因地制宜,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以公租房實物配租為主、租賃補貼為輔,實行應保盡保;對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以租賃補貼為主、實物配租為輔,兜牢民生保障底線。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鼓勵各地結合實際,明確一定數量的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改善基本公共服務行業職工居住條件。
4、老舊小區:
2000年底前建成的應改盡改
今后安徽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支持提質改造,鼓勵提前改造,特別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老舊缺失、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
已按照有關規定實施基礎類改造的小區,可在改造內容不重復的前提下,對房屋、小區環境和配套設施等進行改造完善和提升,提高品質。支持對小區內危險房屋進行治理。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重點改造小區應改盡改前提下,適當放寬改造年限,提前對2005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進行改造。
整合周邊零星碎片化土地,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在老舊小區內及周邊健全社區養老、托育、醫療、停車場、體育健身、文化、應急救援站、警務室等公共服務設施和周界防護等智能感知設施,完善家政、助餐、便民市場、便利店等社會服務設施。
“十四五”期間,全省將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5600個,房屋建筑面積12500萬平方米,惠及130多萬戶。規劃期末,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應改盡改,有條件的市、縣(區)力爭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規劃》還明確,要實現住房品質和居住環境明顯提升。城鎮新建住宅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100%,星級綠色建筑持續增加、住宅全裝修占比逐步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斷完善、裝配式建筑占比穩步提升,新建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覆蓋率達到100%,城鎮人居環境更加整潔、舒適、安全、美麗。
展望未來,2035年,安徽省住房供求總量和結構將實現動態平衡,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全面建立,房地產市場調控機制更加成熟,房地產市場發展平穩健康。覆蓋面廣、保障適度、運營高效、可持續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住有優居”實現新跨越,住宅產品更加綠色低碳,居住環境更加健康宜居,配套設施更加安全智能,生活服務更加便捷高效,美好居住生活取得實質性進展。(何珂)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