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物價上漲時,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保障標準也要聯動提升,這樣才能守住民生底線。記者1月4日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近日,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民政廳等部門進一步完善我省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明確提到當居民消費價格單月漲幅達到一定標準時,將向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補貼。
機制有明確的啟動條件,即當居民消費價格單月同比漲幅達到3.5%,或食品價格單月同比漲幅達到6%,即向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用于緩解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價格臨時補貼實行“按月測算、按月發放”,在相關價格指數發布當月足額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
最低補貼標準予以了明確。據悉,我省將按照不低于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影響的原則,各地價格臨時補貼最低標準為每人每月30元。
與此同時,保障范圍進一步擴大。其中提到,在原有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等四類人群基礎上,增加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為保障對象。
在資金保障方面,聯動機制明確,對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發放的價格臨時補貼,可從地方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列支,或由地方預算另行安排。對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發放的價格臨時補貼,由地方預算安排。對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發放的價格臨時補貼,從失業保險基金列支。
聯動機制還專門要求各地要完善工作方案,梳理并精準確定價格臨時補貼對象,做到“應保盡保、應補盡補”。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執行情況將按規定納入工作績效評價。(王弘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