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安徽促進產業鏈提質擴量增效

    制造業是經濟命脈,是強省之基。衡量制造業競爭力,一看質量好不好,二看規模大不大,三看效益高不高。我省聚焦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促進產業鏈提質擴量增效,加快打造制造強省,工業制造業穩定恢復、增長結構優化,2021年1月至10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1%,兩年平均增長8.2%。

    創新賦能 推動質量躍升

    全球首艘混合動力化學品船“安徽造”。12月中旬,由蕪湖造船廠建造、采用液化天然氣和燃油雙燃料推進并匹配電力驅動的“Prospero”號在上海簽約交付瑞典客戶。該船建造過程中,蕪湖造船廠起草行業技術標準1項、申報發明專利25項,填補了我省造船業雙燃料船型和冰區加強級船型的空白。

    創新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靈魂。我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制造業技術進步,提升制造業競爭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通過“揭榜掛帥”等形式,制造業重點領域補短板產品和關鍵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省經信廳科技處負責人介紹,2021年我省有新型顯示、智能語音、新材料等領域24項制造業揭榜攻關任務成功結題,8項成果打破國外壟斷,如柔性顯示超薄玻璃蓋板的研發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實現高強柔性玻璃蓋板從上游基板材料到下游蓋板產品應用的全部國產化。

    制造業創新中心成為集聚創新資源、引領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的樞紐。 2021年,我省成功創建玻璃新材料、智能語音兩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兼顧傳統產業升級、優勢產業提升、特色產業培育等重大需求,我省科學布局制造業創新中心,促進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和產業鏈創新鏈融通創新。兩支“國家隊”的身后,是30余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500余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的深厚梯隊,技術中心所在企業數量占規上企業的8.4%,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占規上企業的六成以上。

    不斷涌現的技術突破和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帶動安徽制造的行業話語權、標準制定權和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 2021年,我省認定省級新產品436個、工業精品120個,更多皖企皖品皖貨逐漸成為高質量高標準的代名詞。

    精準招引 壯大產業規模

    “仰望星空”逐夢航天,“腳踏實地”做實產業。2021年12月27日下午,合肥高新區與國內商業航天領軍企業銀河航天簽約,銀河航天全球遙感衛星產業基地正式落戶合肥。這是半年內又一個“牽手”合肥的行業頭部企業,顯示我省布局空天信息產業新賽道的步伐正在加快。

    堅持高端引領、龍頭帶動,安徽制造業特別是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按照省委部署,省政府逐項開展專業化設計,組織編制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數字創意、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綠色食品、生命健康、智能家電、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十大新興產業“雙招雙引”實施方案。省領導掛帥十大新興產業“雙招雙引”工作專班,各地各有關部門“掛圖施工”,奮力打出十大新興產業“雙招雙引”的攻勢和成效。截至2021年11月底,全省十大新興產業“雙招雙引”已開工項目602個、總投資額3053億元;簽約項目1326個、總投資額8273.9億元。

    2021世界制造業大會的成功舉辦,是過去一年我省制造業發展歷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我省突出制造業“雙招雙引”,大會期間集中簽約項目399個,投資總額3743.2億元。簽約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類項目66個、投資總額1463.7億元,涉及整車集成、智能網聯、動力電池、電驅電控、氫燃料電池等領域;簽約通用航空、高端數控機床、機器人等高端裝備制造類項目99個、投資總額525.6億元,為我省打造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高端裝備產業基地增添了新動能。

    家電“四大件”年產量近億臺、約占全國1/4;新型顯示產業形成“從砂子到整機”的全產業鏈布局,面板產能約占全球10%;集成電路產業形成從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到材料、裝備、創新研發平臺和人才培養等較完整產業鏈條;光伏產業匯聚上下游企業超過150家,光伏逆變器產量連續多年穩居世界前列……聚焦十大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安徽制造業“守土開疆”,規模總量不斷壯大,能級穩步提升。

    加快轉型 促進效率變革

    位于寧國市經開區的保隆(安徽)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汽車排氣系統管件等產品,2021年前三季度銷售收入超過2020年全年。幾年前,該企業曾因生產設備老化、自動化程度低而產能不足。寧國市實施“畝均論英雄”改革,促進工業制造業轉型升級,保隆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建設智能工廠,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畝均稅收35萬元以上。

    作為一項牽動全局的改革,“畝均論英雄”改革于2021年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啟動。根據相關政策,對工業企業實施畝均效益綜合評價,并依據評價結果分類采取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舉措,依法依規實施差別化財稅、用地等政策,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集中。

    在“畝均論英雄”等改革牽引下,我省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步伐加快。 2021年1月至11月,全省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8500臺,培育省級智能工廠41家、綠色工廠60家、數字化車間227個。工業互聯網強勁起勢,出臺工業互聯網發展三年行動和專項支持政策,在全國率先開展工業互聯網“萬人培訓、千企診斷”,打造全國首家省級政府主導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全省工業云平臺應用率達57%、居全國第五位。

    技術改造是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引擎。我省以增量投入帶動存量調整,大力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專項行動,促進產品、企業、產業全面升級。2021年1月至10月,全省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9%,累計實施億元以上技術改造項目1096項。

    制造業興則經濟興,制造業強則經濟強。我省將繼續高擎制造強省大旗,奮力推動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為打造“三地一區”、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強基筑勢賦能。(記者 汪國梁)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