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需要平臺,平臺吸引人才。省委人才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打造功能平臺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全面建好功能平臺,真正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我們要著力把平臺的聯系進一步做廣、能級進一步做強、影響進一步做大,形成集聚人才的“強磁場”。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堅持“筑巢”“引鳳”有機結合,搭建人才功能平臺,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速發展,區域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能見度”、科技創新版圖中的“顯示度”不斷提高,為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提供了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舞臺和空間。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國內區域競爭呈現你追我趕、爭先進位的態勢。從我省實際看,人才平臺承載力還較為有限,產業規模不夠大、層次不夠高,一些高能級科研平臺的集聚效應還沒有充分顯現。因此,要把打造人才功能平臺作為人才工作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優先配置資源要素,合力建設匯聚人才“大平臺”,使之成為集聚人才、培養人才的戰略高地。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我們要做強做優做大創新平臺,加快打造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平臺體系,深化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建好用好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和能源、大健康等研究院,形成以“頭雁”奮飛帶領“雁陣”齊飛的良好態勢;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平臺,切實發揮企業引才用才主體作用,加大對企業引才用才支持力度,突出企業發展規劃與人才規劃統籌布局、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緊密融合,及時幫助企業解決人才政策享受等實際困難,加快形成引進一個人才、培育一個團隊、做大一個企業、崛起一個產業的良好局面;做強做優做大開放平臺,加大人才對外開放力度,積極借鑒先發地區相關制度性經驗,積極承接高端人才資源和創新要素外溢,使更多全球智慧資源、創新要素能在安徽扎根,釋放更大人才紅利;做強做優做大高校院所平臺,加快實施 “高峰學科建設”,對優勢學科、特色學科、前沿學科給予有力支持,通過合作辦學、引進分校和科研機構等方式增加高等教育資源,筑牢引才育才留才“護城河”,奮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