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翻譯: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說:“好啊,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彈琴時,心里想到寬廣的江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一望無際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動!”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鐘子期去世后,伯牙認為這世上再也沒有知音了,于是就把琴摔破,終生不再彈琴。
《伯牙鼓琴》原文: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親途中發生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并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呂氏春秋》一書中有關于伯牙絕弦的民間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的人際關系與友情的標準。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荀子·勸學篇》中曾講“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科”,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