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年代是哪里什么時候?都江堰的水文特征

    都江堰修建于秦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詳細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1都江堰簡介

    都江堰(Dujiangyan)簡稱“灌”,由四川省直轄,成都市代管,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岷江出山口處,因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市境東與彭州市、郫都區、溫江區交界,西、北與汶川縣相連,南鄰崇州市;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全市總面積1208平方公里,轄6街道、5鎮;2019年常住人口70.28萬人。

    都江堰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興的城市;在新石器時代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區,是古蜀國的發祥地之一。都江堰市以山、水、林、堰、橋渾然一體,體現城中有水、水在城中、“灌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為此有著“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之美譽。

    2都江堰的水文特征

    都江堰市境內河流均屬岷江水系,可分為三種類型:岷江及其在市境內的支流等常年性自然河;都江堰灌溉渠等人工河;山溪等季節性自然河。岷江是長江的重要支流,市境內岷江正流全長47千米,可分為兩段:都江堰渠首以上屬于岷江上游,流經境內的龍溪、麻溪、白沙等鄉,全長17千米;岷江經渠首一分為二,外江為正流,今稱金馬河,經市境進入溫江、崇州,全長30千米。都江堰的灌溉河,屬人工開鑿河道,通過內江引水入閘,呈扇形進入市區。市區仰天窩跨越四江之上,這四條江均系人工河,自北向南依次是:蒲陽河、柏條河、走馬河、江安河。這些人工河穿越市境,分別灌注入新都、郫都區、溫江,最后匯入金堂的沱江和成都的府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