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綠色產業的發展路徑”為主題的2021第十屆中國鹽城環保產業博覽會在鹽城召開。自首屆環保產業博覽會舉辦以來,鹽城逐步實現轉型跨越、蝶變躍升,生態優勢正加快轉化為發展優勢,綠色經濟更加彰顯未來特征。
“鹽城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秉持‘面朝大海向未來、綠色轉型作典范’的信心決心,以生態夯實基底,打造綠色發展新典范,為全球生態治理和美麗中國建設貢獻鹽城經驗。”鹽城市委書記曹路寶說。積極順應“碳達峰、碳中和”趨勢,鹽城大力發展以環保產業為代表的綠色產業、綠色經濟,充分釋放內循環市場潛力、提升外循環層次水平。
依托兩大抓手
全球綠色產業烙上“鹽城印”
2011年,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鹽城堅定不移踏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目光投向蘊含無限可能的綠色新經濟,規劃建設全國首個環保科技產業園——鹽城環保科技城,成功舉辦首屆環保產業博覽會。10年來,依托鹽城環保科技城和環保產業博覽會兩大有力抓手,全球綠色產業烙上鹽城印記。
鹽城環保科技城,作為全國唯一以“環保”冠名的省級高新區,是鹽城環保產業發展“主戰場”。憑借鹽城環保產業集聚區優勢,鹽城推動環境裝備制造業向環境服務業、環保數據產業延伸,加快培育環保新材料、環境綜合治理等產業鏈條。
構建綠色產業新體系的同時,鹽城以創新驅動轉型,積極探索產業綠色化、綠色產業化一體發展路徑,推動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鹽城環科城引進和進行成果轉化的“工業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深度治理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此外,鹽城環保產業博覽會也搭建了環保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專家學者的交流平臺,超過35個國家的110萬人次來鹽參展,成為立足華東、影響全國、輻射全球的重要業內盛會。在這里,最前沿的產業發展趨勢頻繁探討、最先進的生態環境技術加速集聚,鹽城環博會逐漸成為國內環保產業最具影響力的“金名片”之一。
聚力環保產業
為綠色轉型注入新動能
鹽城加強龍頭企業招引培育,相繼集聚了中建材、浙江菲達、福建龍凈等環保行業領軍企業。同時,鹽城著力構建技術創新為引領、裝備制造為主體、服務業為支撐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從上游技術研發、設計,到中游裝備制造、工程建設,以及下游管理、運維,鹽城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環保產業鏈條。依托環保科技城,鹽城推動環境裝備制造業向環境服務業、環保數據產業延伸,加快培育環保新材料、環境綜合治理等產業鏈條。另外,鹽城著力打造國內知名環保濾料小鎮,做優做強阜寧環保濾料產業園,促進環保產業集群發展。
如今,鹽城環保產業集群先行構建,全市節能環保企業超過300家,環保裝備、環保濾料、節能電光源等特色產業形成規模、獨具影響,而且每年都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環保產業的蓬勃生長,有力推動了鹽城現代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為綠色轉型注入新動能,更為‘雙碳’時代可持續發展積蓄了新空間。”鹽城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周斌說。
培育發展“沃土”
加速布局黃海新區
節能環保產業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2020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7000億元。抓住市場機遇,鹽城趁勢而上、順勢而為,積極培育綠色產業的“沃土”——
鹽城制造業體系較為完備,汽車、鋼鐵、新能源、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加速集聚,節能環保、大數據、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不斷壯大,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持續增強。厚實的產業有力地支撐了綠色產業,助力其“枝繁葉茂”。
“在踐行‘兩山’理論推動綠色轉型上示范引領”,是鹽城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打造“五個示范引領”目標之一。立足于“好生態”這個最耀眼的城市IP,長期以來,鹽城發揮自身稟賦,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成為長三角地區首個“千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城市”。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省比重達33%。同時,作為長三角中心區唯一農業總產值超千億元的城市,鹽城實現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縣(市、區)全覆蓋。這些都是鹽城實現綠色轉型最大的底氣。
11月8日,鹽城召開“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建設”動員大會,旨在打造“鏈接世界、賦能未來、引領潮流、別樣風景”的長三角金色北翼;同時,著力在綠色自然生態、綠色產業體系、綠色能源消費等方面系統發力,加速布局黃海新區。一個極具特色的綠色產業發展高地正在鹽城加速崛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