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區塊鏈是什么意思?區塊鏈有什么用?

    區塊鏈技術如今非常流行,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呢?是如何工作的,解決了哪些問題,又有哪些用途呢?今天我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一下。

    區塊鏈顧名思義,就是一組包含數據塊的數據鏈條。

    它最早出現在1991年,由一群研究人員用來給數字化文檔打時間戳。以使得這些文檔不能被篡改,看上去區塊鏈技術就像一位公證人一樣。

    然而這個技術自從那之后就沒有再發揮其它作用,直到2009年一個叫中本聰的人采用區塊鏈技術創造了數字加密貨幣比特幣。

    一條區塊鏈就是對所有人完全公開的分布式賬本,它有一個很有趣的屬性:一旦數據被記錄到區塊鏈中后就很難再發生改變。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來讓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單個區塊的組成。

    每個區塊都包含了三個重要的部分:數據,哈希值,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其中數據部分跟區塊鏈的類型有關,例如:比特幣區塊鏈中的區塊保存了相關的交易信息,包括賣家買家以及交易比特幣的數量。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下哈希值,它就像區塊的指紋一樣,用來標識區塊和它包含的數據。

    一旦某個區塊被創建,它的哈希值就被唯一的確定下來啦,改變區塊中任何一丁點兒的內容,都會使得它的哈希值發生很大的變化。也就是說當你需要檢查區塊是否被篡改時只需要檢測它的哈希值是否發生變化就可以了。如果一個區塊的哈希值發生了變化,那它的內容一定發生了改變。它就再也不是之前的區塊啦!

    區塊中包含的第三個元素是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這個元素使得區塊之間可以形成一個鏈條。并且能夠使得區塊鏈十分的安全。舉個例子:假設我們有一條區塊鏈包含三個區塊。如圖所示:

    3號區塊指向2號區塊,2號區塊又指向1號區塊,1號區塊這里有點特殊,它不指向前一個區塊,因為它就是這條區塊鏈中的第一個區塊,也叫創世區塊。假設現在你篡改了2號區塊里面的數據,這將使得2號區塊的哈希值也跟著發生改變。那么這也將使得3號區塊的指向變得非法,進而使得其后續所有區塊都變得非法。所以改變一個區塊會使得其后續所有區塊變得非法。

    但是僅使用哈希值的檢測方法不足防止用戶篡改區塊,因為以現在計算機的速度,每秒能夠計算成千上萬的哈希值,你完全可以篡改一個區塊,并重新計算其后續所有區塊的哈希值。這樣就使得你的區塊再次變得合法。所以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區塊鏈采用了一種技術叫做工作量證明(POW),來減緩新區塊的創建速度,比特幣區塊鏈中大概需要10分鐘左右來完成工作量證明,生成一個新的區塊,這就使得區塊鏈的篡改更加的困難。除此之外區塊鏈還有一種機制來保證安全性,那就是去中心化。相對于中心化的網絡,區塊鏈采用的是一種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網絡。并且所有人都可以加入這個網絡。當有人加入這個網絡的時候,他就能夠得到整條區塊鏈的復制。這個人就可以來驗證區塊鏈上的區塊是合法的還是被篡改過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當某人創建了新的區塊后,區塊鏈會發生哪些改變?這個新的區塊會被發送給網絡上所有人。每個人驗證這個區塊以確保這個區塊沒被篡改過,如果所有東西都檢驗沒有問題后,這個人就會把新的區塊添加到區塊鏈上。

    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網絡上所有人達成了共識。他們認同網絡中哪些區塊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那些被篡改過的區塊會被網絡拒絕。所以要篡改區塊,你需要篡改這個區塊后續所有區塊,并且控制網絡中超過50%的用戶。可以說這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區塊鏈本身也在不斷發展,后面出現了智能合約技術。智能合約就是存放在區塊鏈上面的程序,它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可以自動的執行。因此區塊鏈技術也可以用來存放病史檔案,創建數字化公證,商品朔源等等。那么到這里你應該明白了區塊鏈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用途啦吧!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