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發揮重點項目示范作用 江蘇省實施地域文明探源工程

    省文物局日前發布的《江蘇省“十四五”文物事業發展規劃》專門提出,我省將積極參與“考古中國”項目,實施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做好長江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史前文明進程、吳文化和古徐國文化、漢文化、六朝建康城、隋唐揚州城、大運河等考古研究工作。

    《規劃》提出,要發揮重點項目示范作用,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將實施蘇州草鞋山遺址、常州寺墩遺址、徐州花廳遺址、南京薛城遺址、南京西營村南朝佛寺遺址、睢寧下邳故城冶鐵遺址等重要遺址考古研究項目50項。推進興化蔣莊遺址、溧陽秦堂山遺址、鎮江孫家村遺址、徐州土山漢墓、江寧上坊孫吳墓、淮安板閘遺址等重要考古項目發掘資料的整理,出版20部以上考古發掘報告和研究論著。“十四五”期間,我省將推動科技賦能文物高質量發展,依托“文物科研基地”開展科技考古、古遺址保護、有機質文物保護等關鍵技術研究課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應用水

    《規劃》提出打造文物保護利用“江蘇模式”的目標,加強文物蘊含的中華文化精神和時代價值的系統闡釋,以史增信,推進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做好順山集遺址、寺墩遺址等史前文化遺址研究發掘,見證江蘇在中華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順應公眾感知人文、觸摸歷史、陶冶情操的需求,我省還將以文物保護利用為抓手,持續推進文化遺產活化利用,推出更多歷史文化遺產主題精品旅游線路,支持博物館、紀念館創設互動體驗項目,積極培育文化遺產文創產品品牌,用“繡花”功夫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促進城鄉互動發展、文明互補融合。(記者 王宏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