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省文物局日前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因災受損文物的搶險修復工作。
據初步調查,總體來看,國保、省保單位主要險情是屋面小面積滲漏及周邊護坡巖體、地基等出現滑坡等問題,低級別和未定級文物出現墻體坍塌、梁架傾倒等險情相對多一些。文物受損較為嚴重的有晉城市、晉中市、運城市、陽泉市、呂梁市、太原市,約占全省的90%以上。
目前,省文物局搶險修繕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一是進行雨季防災專門部署,要求各地加強日常管理,采用遮蓋、臨時支護等措施對有險情的建筑排除險情。平遙城墻出現險情后,省文物局先后于10月5日、7日派出專家赴現場指導排險工作;二是加強應急值守,要求各地做好險情監測,發現險情的要及時處置,確保文物和周邊群眾安全。同時,對全省文物單位險情情況進行統計;三是組織全省有資質的單位主動介入,進行現場排險,各地正在抓緊編制搶險方案。
下一步,省文物局將繼續做好險情處置,指導市縣文物部門繼續認真做好文物險情排查和受災情況統計工作,督促有關部門及時采取支護、遮蓋等有效保護措施,防止文物險情進一步擴大。(記者孟苗)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