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萬寧市政府獲悉,《萬寧市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 年)》(以下簡稱《方案》)已于近日發布,《方案》明確,將圍繞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以及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制造業(即“3+1+1”產業),“五網”基礎設施,民生公共服務,社會投資等重點領域,高質量投資建設一批重大產業平臺,建成2~3個百億級和3~5個十億級重大產業平臺,帶動形成若干創新要素集聚、配套體系完備的產業集群。2021-2023年,“3+1+1”產業每年投資增速12%左右,至2023年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不低于60%。
為市場主體提供“有事必應”“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
基礎設施方面,萬寧將加快推進路網、光網、電網、氣網、水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拓寬基礎設施投資方向和投資結構,支撐社會 民生、園區發展、環境保護的能力,2021-2023 年,每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5%左右,填平全市基礎設施發展差距。
民生領域,加大民生公共領域投資力度,補齊公共服務領域短板,在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公共服務基礎上,逐步向“學有優教、病有良醫、住有宜居、勞有多得、貧有善濟、老有頤養”品質化方向發展。2021-2023 年,每年投資增速10%左右,到2023 年,全市公共服務設施達到省內平均水平。
《方案》提出,將著力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下功夫,通過實施三年投資新政,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為市場主體提供“有事必應”“無事不擾”為主的經營便利。2021-2023年,每年社會投資增速10%以上,同時重點推動投資權重大、影響范圍廣的項目建設,力爭總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占全年投資的比重每年增加2個百分點以上。
調整投資結構 構建“3+1+1”現代化產業體系
《方案》明確,要通過提升產業投資結構質量,構建“3+1+1”現代化產業體系。
旅游業方面,加快推進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除了繼續打響“沖浪”品牌外,著力開發日月灣極限運動、山欽灣旅游度假區、加井島水上運動項目等,建設萬寧游輪港口海上游艇航線試點停靠港口,通過海南國際旅游島歡樂節、日月灣音樂節等節慶賽事活動的引領作用,打造夜經濟旅游示范帶,提升旅游消費。修繕潮州會館、萬安書院等文化遺產,加快東山嶺片區旅游升級改造,完善“體育+旅游”產業鏈條。
把現代服務業作為完善產業結構、提升地方經濟實力的重要抓手,積極培育大健康、商貿物流、設計、通用航空、教育等產業,加快旅客離島免稅店和島內居民消費品免稅店早日落戶萬寧;發展商貿物流業,打造冷鏈物流,建設烏場港冷鏈物流園、檳榔城倉儲物流中心項目,建設興隆設計產業小鎮項目,突出打造設計產業創業孵化平臺,建成立足自貿港、面向大灣區、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國際設計基地。
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大力吸引國內外、島內外科技研發機構進入,共建海南大學海洋科學實驗中心,推進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支持建設新咖啡研究院、檳榔研究院、諾麗研究院、沉香研究院等,鼓勵技術成果就近落地轉化為產業項目,打造全國熱帶作物、南藥等創新成果轉化高地。
通過建設熱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推動種植業、養殖業向規模化現代化發展、食品加工業向精細化功能化發展,構建檳榔百億級種植加工貿易產業鏈條以及咖啡、熱帶水果十億級三產融合產業鏈條,建設藍田水產南繁漁業示范園項目等工業化養殖園基地項目,推進甘蔗島、加井島海洋牧場項目。
《方案》提出,要把制造業提質增效、穩定發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制造業發展,積極打造自貿港專用特種車輛產業基地。發展體育運動裝備加工制造業。謀劃清潔能源產業基地,大力推行綠色環保建筑,推動海建裝配式建筑項目建成投產,建設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基地和海南東部建材基地,為2022年后全省全面鋪開裝配式建筑提供保障。(記者 張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