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采用生態循環模式 臺州魚菜共生實現“一水雙收”

    蔬菜喝“魚湯”,養魚不換水。位于玉環坎門里澳的臺州香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內:一排排“回”字形管道整齊排列,管道上,綠油油的蔬菜長勢良好;水池內,成群的錦鯉悠然自在……魚在菜中長,菜在水中生,儼然一幅“魚菜共生”的和諧畫面。

    魚菜共生,就是無土栽培,水肥一體。通過魚肥水—水澆菜—菜凈水—水養魚的生態循環模式,利用潮汐功能實現氧氣和水分交替,使水產養殖和水耕栽培完美結合,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長”的良性互動。

    “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采用生態循環模式,讓魚排出的糞便經過分解、過濾后變為蔬菜的‘營養液’,蔬菜吸收營養后,又將水充分凈化循環給魚用,讓蔬菜和魚兒在潺潺流水間和諧共生。”“香農生物”公司董事長李賦騰介紹。

    今年初,“香農生物”引進了魚菜共生技術,在生態農場打造起立體的“回”字形管道。“回”字形管道每隔15厘米就種著1株蔬菜,經過消化設備過濾后的水流入管道,蔬菜只靠“喝水”也能長得青翠欲滴。

    “在‘回’字形管道上,我們打了1500多個孔,蔬菜通過海綿攝入過濾后的‘魚湯’,它們的根系比土壤種植的蔬菜發達很多。”說話間,李賦騰走到一株空心菜前,輕易將它“連根拔起”,根須上沒有泥土,還滴答著水。

    相比土壤栽培,喝“魚湯”長大的蔬菜生命周期被縮短,立體式的種植方式讓1畝地發揮出5畝地的效益。“像空心菜,用魚菜共生的栽培方式,比土壤栽培快了一周多,一年可以多收至少4茬菜。”李賦騰笑著說,種菜后的水經過消殺后養魚,魚類存活率也達到100%。(記者 曹思思 通訊員 陳倩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