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江蘇12家組織榮獲第四屆中國質量獎及提名獎 涉及制造業、服務業等多個領域

    9月16日,第四屆中國質量獎評選結果揭曉,9家組織和1名個人榮獲第四屆中國質量獎,80家組織和9名個人榮獲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江蘇共有12家組織獲獎,獲獎數量居全國第一,獲獎組織門類最全,涉及制造業、服務業、工程建設行業、教育機構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現了我省質量建設的綜合實力。

    中國質量獎是中國質量領域的最高榮譽,每兩年評選一次,競爭激烈。在全國質量“大考”中脫穎而出,這些“排頭兵”的秘訣是什么?

    晉升“超新星”

    “此次表彰名單中,我省有6家組織首次獲得提名獎,而榮獲中國質量獎的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世蘇州’),更是全國首家獲得該獎項的外資企業。”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質量管理與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6家組織雖是首次躋身中國質量獎提名獎,背后卻是對高品質數年如一日的追求。在國內物業服務企業中首屈一指的蘇州東吳物業,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5月31日凌晨,公司所服務的蘇州某項目1653房間噴淋爆管,現場值班人員第一時間收到物聯平臺推送的噴淋泵啟泵信號,經消控室確認公寓16層確實出現水流報警異常,項目值班人員最快速度趕到現場進行處置,成功避免了一場“水患”。

    這場成功的應急處置得益于東吳物業自主研發的“蘇州東吳智慧服務平臺”。“為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公司從2015年開始自主開發信息化平臺,下設建筑運維、風險管控、綠色能源、空間資產、品質管控、云課堂、醫管系統等10個子平臺,覆蓋了公司全部300余個項目。”東吳物業品管部經理唐慶華告訴記者,在“物業+互聯網”建設的幫助下,公司實現了服務流程標準化、服務標準可視化、管理過程透明化,極大提高了品質管控效率。

    馬路上,不管什么品牌的汽車,里面幾乎都有來自博世蘇州的零部件。憑借“博世Q4.0質量管理模式”,博世蘇州成為榮獲中國質量獎的首個外資企業。

    博世蘇州主營業務為汽車安全和智能駕駛核心零部件,連續多年在汽車零部件行業排名世界第一。“重視質量、追求零缺陷是博世與生俱來的基因。”博世蘇州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汽車產業的升級,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德國發起“工業4.0”時,博世集團是發起者之一。博世蘇州傳承博世集團在“工業4.0”方面的經驗,在中國開創性地發展了“博世Q4.0質量管理模式”,即通過數據驅動、全價值鏈協同、智能化支撐,實現卓越質量。

    獨特的質量管理模式給博世蘇州帶來了什么?上述負責人舉了個例子:博世蘇州年產約8800萬塊不同類型的印刷電路板,裝配超過150億個電子元器件。“每塊電路板都需質檢,原來我們是利用光學檢測設備去測電路板上焊接的小零件有沒有缺陷,但約每2000張圖片中有一張是設備誤報的,需要目檢員人工復檢。而現在,博世蘇州通過在前期上百萬張檢測圖片的基礎上進行AI訓練,開發出人工智能輔助光學檢測系統,采用卷積神經網絡及決策樹模型圖像識別技術,減少目檢員的工作負荷。相比人工檢測,該人工智能系統檢測速度提升了幾十倍,準確率提高超50%。”

    栽下“常青樹”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但長久保持高品質、高標準并非易事。縱覽本屆中國質量獎江蘇獲獎名單,像好孩子集團、徐工機械、七〇二研究所這樣的“老面孔”不在少數,它們既是江蘇的一張張閃亮名片,更是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品質的標桿。

    憑借在質量方面的突出表現,來自蘇州的好孩子集團有限公司連續4屆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此前還獲得過首屆歐盟產品安全獎、省長質量獎、亞太質量獎。

    很多年前,好孩子產品就開始執行遠超國標、歐標的企業標準。好孩子集團高級副總裁竺云龍舉了個例子,“比如根據歐美及中國標準,達標的汽車安全座椅可在汽車遭遇50公里時速撞擊時保護座椅內的兒童,而好孩子高速汽車安全座椅將‘保護時速’提升到了80公里,單這一項就投入了五六年時間研發,研發費用達到五六億元。”

    “得標準者得天下”,標準之爭,是比品牌之爭更高層次的競爭手段。近年來,好孩子集團不僅成立了兒童乘用車國際標準項目委員會秘書處,為全球童車制定標準,同時,還主導和參與制訂修訂國際國內行業標準222項。在高標準的引領下,好孩子于1993年成為中國嬰兒車銷量冠軍,并相繼于1999年、2006年成為美國和歐洲的銷量冠軍,至今市場地位無人能撼。

    小到一輛童車,大到一臺重型裝備,質量管理的弦始終不能松。

    去年11月10日,我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至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實現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10909米!我國首艘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和下潛突破萬米的“奮斗者”號,均誕生于同一個地方——中國船舶第七〇二研究所。

    坐落于無錫的七〇二所,是我國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研究、試驗基地,在深海裝備、極地技術等領域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核心技術,研制的系列深海裝備質量水平已達國際領先。本屆中國質量獎評選中,七〇二所再度獲得提名獎。

    “獲獎是肯定,更是激勵。”雖已是第二次榮獲中國質量領域最高獎項,出席頒獎儀式的七〇二所所長何春榮仍難掩激動。

    “七〇二所始終堅持推動全鏈條質量綜合提升,為進一步完善創新鏈、培育產業鏈、打造可控供應鏈,我們在全面質量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引入‘國家戰略的服務和支撐作用’,將拼搏創新和自力更生的精神融入質量模式。”何春榮介紹,七〇二所創新提出“謀深致遠,奮斗最美”質量管理模式,帶領國內上下游產業鏈3000余家單位立足自主創新、自力更生,精研產品,帶動行業快速發展,保障了海洋裝備制造供應鏈的安全高效、自主可控。

    從1999年開始,“質量”就成為徐工集團謀市場、謀未來的關鍵詞,本屆獲獎名單中,徐工集團再次上榜。“我們構建了預防級質量管理體系,打造包含創新生態、激勵機制、平臺體系的質量管理系統。”徐工集團科技質量部部長閆麗娟介紹,目前集團已擁有651項核心技術,主導制定國際標準3項,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012件。

    多出“排頭兵”

    參天大樹的挺拔蒼翠,離不開肥沃的土壤。近年來,江蘇在質量強省建設方面的持續發力,織牢織密質量發展“保護網”:出臺全國首部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地方性法規;首創首席質量官制度,全省首席質量官人數達3.4萬名。

    “質量不好,企業就沒有競爭力。”在江蘇上上電纜集團董事長丁山華看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對質量的追求,以前是“有沒有”,現在是“好不好”“優不優”。在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下,集團設立首席質量官,建立企業標準化體系,將所有業務流程、規章制度、技術文件建立標準,一切按照標準辦,做到質量安全責任層層落實。目前上上產品服務八大領域,行業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七。

    2020年9月,市場監管總局在南通召開首屆全國首席質量官大會,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已由江蘇走向全國。

    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我省質量工作還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比如,質量品牌競爭力還不夠強,質量發展基礎還不夠堅實等。如何讓江蘇涌現出更多的質量“排頭兵”?“要以爭創中國質量獎為契機,著力完善培育機制,建立培育梯隊,在質量‘高原’上打造一批‘高峰’。”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朱新華認為,我省主導制定的國際和國家標準主要集中在機械、紡織、冶金等傳統產業領域,先進制造業領域標準的主導力和話語權不夠強。要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以高標準引領產業邁向中高端。(記者 許海燕 沈佳暄)

    第四屆中國質量獎獲獎名單 (江蘇)

    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

    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獲獎名單 (江蘇)

    1、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2、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3、英飛凌科技(無錫)有限公司

    4、好孩子集團有限公司

    5、江蘇上上電纜集團有限公司

    6、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7、蘇州市東吳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8、江蘇中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

    10、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南通市海門張謇職業技術學校)

    1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