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獲悉,為了加快合作區高質量發展,湖州市首批涉及9個部門的123項審批事項已正式下放合作區。目前,合作區辦事處正在市縣兩級政務辦的指導下,完成全部下放事項認領工作。
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地處寧湖杭生態經濟帶和南太湖大通道十字走廊交匯點,覆蓋湖州市長興縣泗安鎮和安吉縣天子湖鎮。該合作區是湖州市繼南太湖新區之后又一重大高能級平臺,也是湖州市深度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的主戰場、主平臺。
本次合作區事權下放主要分為授權下放和委托下放兩種方式。其中,市委政法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局、市公管辦事項采用授權下放方式,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建設局、市市場監管局事項采用委托下放方式。
事權下放后,合作區泗安辦事處和天子湖辦事處依托便民服務中心設立投資項目審批服務中心。經過前期改造提升和重新布局,
兩個便民服務中心新增了合作區投資項目辦理區塊和綜合窗口,還在大廳入口處張貼合作區審批清單明細和相關宣傳標識。“9號至26號是湖州們的新增窗口,專門為項目審批提供服務,涵蓋了稅務服務、市場監管、生態環保、自然資源和規劃及投資項目綜合受理等方面的服務。”泗安鎮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了進一步優化下放事項流程,推進合作區事權下放到位,審批服務中心還搭建了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3.0平臺,現已完成審批流程測試。借助此平臺,合作區的項目可實現一網通辦,力爭實現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從賦碼到竣工驗收審批“最多80天”。目前,合作區緊扣“辦事不出區”和“效率最高、服務最優、口碑最好”的目標要求,明確了三個層次的審批,即“前臺統一受理、后臺集成辦理、窗口統一出件”。
“這次審批事項的下放和承接工作是營商環境大提升的重要抓手。首批123項事權的下放和承接是第一步,之后還將爭取更多的事權下放和承接。”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繼續組織相關部門通過數字賦能優化操作流程;借助線上線下平臺開展業務培訓,提升相關人員的業務能力;并且加強合作區審批事項業務的監督和管理,確保事項下放工作運行更加高效有序。(見習記者 姚玲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