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先行先試筑高地 青島海關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外貿穩增長

    優化營商環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近年來,青島海關堅決貫徹國務院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深入落實海關總署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各項要求,第一時間出臺細化措施,明確40項工作任務,掛賬銷號,接續推進。去年以來,在嚴防疫情傳入、堅守國門安全的同時,落實落細海關總署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外貿穩增長系列舉措,全力打好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攻堅戰、持久戰。

    在“快”上下功夫,持續不斷提效率

    加大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改革措施推廣力度,6月份關區進、出口提前申報率分別達到30%和48%,用時較非提前申報報關單分別縮短53%和93%;實施進口“船邊直提”、出口“運抵直裝”模式的集裝箱量同比分別增長48%和32%。優化查檢流程,全力保障重點商品快速通關,對進口肉類將單證審核與查驗由“串聯”改“并聯”,縮短通關時間0.5天;對進境糧食實施靠泊檢疫,采取依申請鑒重,允許附條件提離,每船可節省通關時間6小時;對進口鮮活農產品提供入境申報、貨物查驗、實驗室檢測一站式直通服務,到港后即審即放、即查即放;對進口鐵礦石、原油實施“先放后檢”,驗放時長分別縮短至2.5天和0.5天以內;對進口棉花實施依申請抽樣檢測,縮短通關周期10天以上;對部分進口汽車零部件采信第三方檢驗結果,縮短通關時長7天以上。6月份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別壓縮59%和90%。

    在“省”上下功夫,千方百計降成本

    在前期已削減部分行政審批事項的基礎上,進一步對4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采取取消或者審批改備案的方式推進審批制度改革,目前海關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已經啟動。審批服務持續優化,行政審批事項100%網上辦理。持續精簡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目前進出口環節需要驗核的監管證件已從2018年的86種精簡至41種,其余證件已經全部實現通關環節的電子數據聯網核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主要業務申報應用率達到100%。努力減輕企業稅費資金壓力,開展關稅保證保險改革,擔保金額已達74.2億元;接受集團財務公司擔保保函107份,擔保金額達30.8億元;對受疫情影響無法在規定期限內申報的企業,減免滯報金并實施滯報金減免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強化稅政調研,2020年有18條稅政建議被國家采納并在今年實施,可為我省相關企業節省資金7000余萬元。堅持通過改革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實施企業集團加工貿易改革,試點企業減少保證金資金占用4000余萬元;開展高級認證企業“兩步申報”免擔保試點,企業每年可節省財務成本400萬元;推行市場采購全國通關一體化模式,節約企業物流運輸成本;實施“先期機檢、前沿直提”模式改革試點,每個集裝箱可節省成本600至1000元。

    在“通”上下功夫,積極助推拓通道

    實施“水水中轉”改革,全物流鏈條作業時間由1.5天縮短到5分鐘,碼頭物流效率提高30%。創新推出內陸港“陸海聯動、海鐵直運”模式,大幅降低內陸企業出口成本。助推“齊魯號”中歐班列發展,允許多程轉關,支持開展過境貨物海運箱和鐵路箱換裝,降低轉關、過境集裝箱商業封志驗核比例,上半年中歐班列裝載箱量增長13.3%。推進中日韓“海上高速公路”建設,中韓客貨班輪航線進出口箱量增長19%。構建中韓食品農產品快速通道,推出進口巴氏殺菌乳“檢查放行+風險監測”監管新模式,實現當天通關、當天上架銷售;實施中韓“前置檢測、結果互認”,今年共有45批食品農產品到達韓國后直接通關放行。暢通國際寄遞物流通道,支持“空轉海”開辟海上郵路,推動實施國際郵遞物品“一點清關”,開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試點,截至5月份,青島關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長7.7倍。

    在“先”上下功夫,先行先試筑高地

    聚焦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對標RCEP等先進國際經貿規則和國內外先進城市,以自貿試驗區、上合示范區、綜合保稅區為平臺,加大首創性、集成性改革力度。推出保稅原油混兌調和、保稅鐵礦石混礦“隨卸隨混”、進口大宗商品智慧鑒定等31項監管創新,12項入選山東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深化拓展“先期機檢+智能審圖”應用,支持全球首個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示范段)竣工,實現對在軌運輸集裝箱100%順勢機檢查驗和機檢圖像智能化實時研判。首創“中國對上合組織成員國貿易指數”,在2021上合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上正式發布。推出“上合·銀關通”海關稅款擔保創新模式,企業可零抵押、零手續費憑擔保享受“先放后稅”優惠。率先出臺助推山東省搶抓RCEP機遇先期行動方案,制定6方面25條措施推進落實。

    在“扶”上下功夫,惠企紓困保主體

    將各級各條線出臺的政策措施細化梳理,納入臺賬管理,每月跟進調度,同時對關區4萬余家進出口企業開展全景式分析,篩選出812家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一企一檔”建立幫扶臺賬,逐家明確海關聯絡員,完善企業問題清零機制。編印4期《惠企便民手冊》,匯總具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逐項解讀并列明企業操作指南,指導企業用惠享惠。加大對山東出口企業遭受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情況的監測預警力度,妥善解決動物源性食品輸歐準入問題,促成歐盟放寬對我出口花生檢驗監管要求,相關行業受益數億元,并推動省級層面建立聯合應對機制。開展“龍騰”“藍網”“凈網”知識產權保護專項執法行動,上半年采取保護措施892批,增長77.3%,扣留侵權貨物29.3萬件,是去年同期的8.5倍。

    下一步,青島海關將按照海關總署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高位對標,自我加壓,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全力打造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升級版。一是改革再深化。實施海關全業務領域一體化改革,深化拓展自貿制度創新,牽頭推動黃河流域關際合作取得新突破,加快RCEP海關監管服務創新實驗基地建設,進一步釋放海關改革紅利。二是措施再對標。加大與全國跨境貿易標桿城市的多渠道學習交流力度,強弱項、補短板、拉長板,推動各項貿易便利化措施走深走實。三是落實再加力。加大對已出臺各項措施的督查力度,協同口岸部門探索建立第三方評估等機制,確保“黃金政策”產生“黃金效益”。四是作風再改進。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辦實事開新局的動力,拓寬關企溝通渠道,完善企業問題集饋機制,堅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切實提升廣大進出口企業的獲得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