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目前正處主汛期,梅雨期也即將來臨,根據預測,今年汛期降雨量將較常年偏多。為應對汛期可能出現的各種極端天氣和險情,我市已經進行好各項準備。昨天,市水務局、市防汛機動搶險隊、市消防等多部門聯合舉辦的搶險演練再一次進行,包括水面救援、泵車長距離接駁排水、空中拋投石料封堵決口等7個科目。記者在現場看到,積淹水點排水泵車1小時排水量可達500噸。針對地下空間可能出現的積淹水險情,高揚程電動泵最高揚程可達到50米,排水量達到258立方米/小時。
舟艇駕駛員操作沖鋒舟從船舷右側靠近落水者,導航員伺機拉住落水者雙肩,駕駛員操作沖鋒舟快速轉向加速。這是記者在現場見識到的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水域大隊水面救援的演練場景。為什么沖鋒舟在接觸到落水者時要繞圈加速?演練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利用繞圈加速的離心力將落水者迅速救至沖鋒舟上。
2020年汛期,由于長期高水位浸泡,我市通江河道的堤防出現了多處散浸點,這是防汛中較為嚴重的險情之一。“由于不少堤防土質多沙,抗沖能力弱,漏洞險情擴展迅速,極易造成決口險情。”如何找到這些漏洞?昨天的演練現場,3名專業潛水員在水下進行嫻熟操作。記者了解到,除了潛水員水下探摸,還有各種先進技術可以查漏,包括水下機器人探測、多普勒聲波探測、水面拋撒碎浮物等。
一旦決口該怎么搶險?演練現場展現了最新封堵方式——空中脫鉤拋投。重型吊機通過空中脫鉤器的關鍵設備,把混凝土預制塊或合金網兜裝石吊至空中,將其投入到決口處。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京已儲備防汛“三袋”669.3萬條、土工布69.5萬平方米、塊石44萬噸、木材3909立方。市級組建45支3022人的搶險巡查力量,各區落實搶險巡查隊伍863支28573人,并進行了防汛知識技術培訓,保證遇險時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記者 顧小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