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郟縣長橋鎮將安全問題擺在突出位置,積極開展防溺亡工作,織密織牢防溺亡安全網。
廣泛宣傳教育引導,當好“傳聲筒”。通過微信、條幅、宣傳欄、廣播等多種方式進行防溺亡提醒,教育學生自覺遠離危險水域,了解熟悉防溺亡知識,增強自救自護能力,引導青少年增強防溺亡安全意識,引導家長自覺履行對子女的監護責任,在該鎮營造出濃厚的防溺亡氛圍。
安全隱患排查整改,種好“責任田”。組織學校、應急辦及各村負責人成立聯合排查小組,對轄區內溝河塘等危險水域進行拉網式、全覆蓋的安全隱患大排查,對警示牌丟失、防護網破損設置、必要的防護救生設備配備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建立排查整改工作臺賬,現場與負責人員交辦問題清單,明確整改任務,要求其落實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
高效發力突出重點,砌好“防火墻”。要求全體巡河員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認真完成任務,以高度的使命感對各自責任區未成年特別是留守兒童家庭負責;在高溫天氣時段切實加強水域管理和日常巡查,尤其加大對偏遠水域的巡察頻次,一旦發現有下水游玩的未成年及時予以制止,最大程度避免溺水安全事件的發生。
組織力量多方聯動,撐好“臺柱子”。要求各村在周末、節假日期間開放閱覽室、活動室、幸福院、兒童之家,為青少年提供課后娛樂、學習場所。同時,文化站、應急辦、婦聯等部門聯合學校開展防溺亡知識宣傳教育,引導青少年緊繃安全弦,有效形成“政府、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防溺亡安全體系。
強化監督定期調度,用好“指揮棒”。成立防溺亡工作專項督查組,定期對防溺亡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堅持做到常抓不懈,逐步形成長效機制。對落實不得力、排查不及時、整改不徹底、監督不到位的要求限時整改,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記者李學義 見習記者邱偉峰通訊員李世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