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近日出臺的《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鐵路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十四五”期間,我省將新增鐵路1000公里,實現南京與各設區市1.5小時通達。
“十三五”期間,全省鐵路建成總里程達到4204公里,其中高鐵2215公里,鐵路里程比“十二五”末增加超過五成,高鐵里程更是增長了158%。江蘇高鐵里程排名由“十二五”末的全國第14名一躍進入全國前三,初步形成“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一級巡視員丁軍華介紹,根據初步規劃,“十四五”期間,江蘇將續建4個項目、新開工18個項目、實施擴能改造2個項目,累計投資高達4500億元左右。《意見》是綱領性文件,系統性地提出了建設“軌道上的江蘇”的目標體系和時間安排。
根據這份《意見》,江蘇將分兩階段實現總體目標。第一階段,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江蘇”。即:全省鐵路總里程將達到5200公里,其中高鐵3000公里,覆蓋所有設區市和90%縣級以上節點。實現省會南京與各設區市1.5小時通達、與長三角中心城市1小時通達,基本實現各設區市間2.5小時通達、各設區市與長三角中心區城市間3小時通達,寧鎮揚、蘇錫常、滬蘇通率先形成1小時軌道交通圈。鐵路貨運體系基本形成。第二階段,到2035年,全面建成“軌道上的江蘇”。即:全面建成由高鐵干線、城際鐵路、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和貨運鐵路等組成的“省域成網、擁江成環、外暢內密、功能互補、多網互聯、站城融合、港(園)場協同”的多層次現代化鐵路網絡,形成人悅其行、貨優其流、分工合理、安全高效的鐵路客貨運體系。實現95%縣級以上節點高鐵通達,其中50萬以上人口城市(縣)高鐵全覆蓋。江蘇鐵路將從追趕全國變為領跑全國。
《意見》還探索性地描繪了高鐵、城市群城際、都市圈市域(郊)、貨運鐵路“四張網”基礎上的“多網融合”鐵路藍圖。“四張網”分別是:以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在我省的“兩縱兩橫”為骨干,以區域城際鐵路為延伸拓展,打造以省會南京為核心,以蘇州、南通、徐州、連云港為三極的“六縱六橫一核三極”高速鐵路網絡;以服務長三角中心區、揚子江城市群為主要目標的“區域一體、銜接順暢、站城融合”的城市群城際鐵路網絡;“功能匹配、標準統一、便捷高效”的都市圈市域(郊)鐵路網絡;由貨運通道、鐵路專支線、貨運樞紐、物流場站等共同組成的鐵路貨運網。
特別提醒
8月底,第三代社保卡 可在寧鎮揚等四片區乘公交地鐵
6月8日上午,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召開視頻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要求各地加快推進全省統一的加載交通功能的第三代社會保障卡(以下簡稱“三代卡”)發行工作,8月底,全省新辦第三代社保卡均可坐公交乘地鐵,全面實現我省社保卡在蘇錫常、寧鎮揚、通泰鹽、徐淮連宿四大片區交通出行同城待遇,在此基礎上推進全省范圍內交通出行實現同城待遇。
今年1月11日,南京市在全國首發全省統一的加載交通功能的第三代社會保障卡;5月20日,蘇州發行第三代卡,加載了“交通一卡通”功能,持卡市民可在江蘇省及全國300多個城市刷卡乘車。(記者 馮興)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