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非物質文化遺產連接著歷史和未來,融合著經典與時尚。6月10日是我國的第7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正式揭牌開放,向公眾全方位展示柳州非遺的獨特魅力與保護成就,打造沉浸式非遺體驗中心。
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位于柳東新區文化廣場B1區柳州市群眾藝術館四樓南面,面積約1145平方米,歷時3年打造。展示中心由序廳、柳州之約、柳州人家、柳州藝韻、柳州故事以及柳州傳承6個部分為主線貫穿,從非遺視角察尋柳州人家的人生軌跡,精選60多個柳州非遺代表性項目、近200件(套)展品,還原柳州非遺在生活中的原生場景,讓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
展示中心利用現代化展陳技術,以文字圖片、視頻音頻、互動體驗以及數字查詢等形式,打造出動靜結合、視聽融合、沉浸式的非遺空間,設置多個特色打卡點。在數字交互設備的搭載下,可以制作一碗柳州螺螄粉,繪制一幅三江農民畫,聽一曲天籟侗歌,了解柳州市各級非遺項目及非遺傳承人,讓廣大市民從視、聽、觸等感官“沉浸式”欣賞非遺背后的民族智慧,感受蘊含其中的勃勃生機。
6月10日-11日,結合展館開幕,柳州市群眾藝術館還同時推出展示中心開放日活動,10多個柳州市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傳承人現場展示傳統技藝,演藝民族歌舞,交流非遺故事,并邀請市民作為非遺“體驗官”前去打卡,觀展、賞技、聽歌、體驗,與非遺展開穿越時空的對話,體驗非遺“微旅行”,再成為非遺“推介官”宣傳非遺。
近年來,柳州市群眾藝術館通過打造“柳州非遺學堂”、非遺生活市集、非遺沙龍、非遺夏(冬)令營等非遺公益精品品牌,建設柳州市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數據庫,讓市民了解非遺、體驗非遺、愛上非遺。接下來,柳州市群眾藝術館將以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作為活態傳承陣地,發揮公益性展館效能,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數據庫建設的成果,開發系列非遺研學主題課程,讓更多人加入到非遺傳承傳播的隊伍中來,讓柳州非遺不斷煥發新活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