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推薦 > 正文

    柳州這個小區變了樣,居民最想說……|環球速遞

    00:13

    “真沒想到,我們小區能變得這么好?!痹诹菔袑W院路東一巷的柳發小區居住了30多年,喬東生怎么也沒有想到,原來這個“臟亂差”的三無小區,能變成“美凈齊”的宜居家園??粗^的變化,他最想說的就是“感謝社區”。

    原來,經過城中區靜蘭街道辦春風社區的指導幫助,該小區進行了大改造,并建立了“黨建引領+居民自管+群眾監督”的管理模式。近期,小區召開業主大會,通過了相關收費標準,小區實現自我造血,真正走上正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小區改造:從“臟亂差”到“人人夸”

    5月26日,記者來到柳發小區,看到小區前的空地平整干凈,車輛按照車位整齊停放。小區門口還有一間黨員活動室,可協商議事、開展活動。

    (小區門口安裝了道閘。今報記者廖艷明 攝)

    柳發小區原為柳州市發動機廠宿舍,共有3棟樓,最早的一棟樓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為發動機廠單身職工宿舍。目前,該小區共有144戶,371人。

    2005年,發動機廠破產改制后,小區就處于無物管、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狀態,逐漸變為“三無小區”。居民們介紹,以前小區最大的兩個問題就是治安亂、環境差。

    小區沒有路燈,樓下黑漆漆一片,再加上無人管理,停在樓下的電動車隔三差五被偷盜。衛生無人清理,樓道堆滿了垃圾,有的居民直接將垃圾從樓上往樓下丟。特別是2棟靠近山邊的位置,垃圾臭氣熏天,低樓層的住戶都不敢開窗。

    (路面平整停車方便。今報記者廖艷明 攝)

    2020年,春風社區向上級部門申請并幫助小區進行改造。清理衛生死角、規范垃圾放置;拆除違建,平整路面,重建排水,規范停車;安裝道閘、路燈、公共視頻系統……看見小區環境一天天變好變美,居民們別提有多開心,外來的親戚朋友也連連夸贊。

    小區管理:從“無人管”到“共治理”

    春風社區于2020年7月份成立,是一個年輕有干勁的社區。“小區的管理,關系到百姓生活的品質?!痹擖h總支書記覃俊華介紹,柳發小區原來是靜蘭街道辦唯一的三無小區。春風社區成立后,他們抓的頭等大事,就是讓柳發小區的居民能與其他小區居民一樣,生活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

    (黨員活動室。今報記者廖艷明 攝)

    社區首先動員小區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一起參與小區管理和建設。同時,社區指導小區成立了黨支部和自管組。

    小區3棟2單元的下水道污水涌出,此前也多次疏通,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經過自管組協調,下水道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在小區改造前,社區、黨員、自管組通過召開會議、下戶走訪等多種方式,了解居民最迫切、最希望解決的問題。一個個問題也都得到落實和解決,居民對小區的建設越來越有信心,在思想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更加愿意積極參與到小區的建設和管理中。

    (小區安裝了路燈。今報記者廖艷明 攝)

    覃俊華說,要治理好小區,最主要的是樹立居民的主人翁意識,讓越來越多的居民真正參與到小區治理的決策過程中,共商共治,共建共享。

    小區自管,誰來監督?為進一步提升小區管理模式,今年2月,在社區的指導下,群眾選舉成立了小區管理監督組,逐步完善小區的監督服務體系。

    小區造血:從“無償幫”到“可持續”

    此前,小區的各種改造和設備,都源于相關部門和愛心單位的幫助。覃俊華說,要持續維護好小區的治安、環境,不能一味靠外來“輸血”,必須實現小區自我“造血”。

    (改造后,小區環境變美。今報記者廖艷明 攝)

    今年5月中旬,在社區指導下,小區召開了業主大會,就小區衛生費、車輛停放費的收取以及治安保潔方案等議題展開了討論。最終,大會通過,衛生費每月10元/戶、停車費每月20元/輛(小型新能源汽車10元/輛)的收取標準。此次業主大會成功召開,也標志著小區真正走上正軌。

    (新建的電動車棚,解決了飛線充電問題。今報記者廖艷明 攝)

    柳發小區從改造到管理,逐步形成了“大家的事情大家商議”的良好議事機制,覃俊華也倍感欣慰。

    根據居民的意見和建議,下一步,春風社區打算向上級部門申請一些休閑座椅,安裝在樓下空地,供老人小孩休息。為進一步增進鄰里間的感情,在端午節前,社區還將組織小區居民們開展包粽子活動。

    在小區居住了三十多年,從未體驗過這樣的活動,居民都盼著端午節快點到來。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