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第五屆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茶葉加工賽項決賽,圓滿完成各項比賽,在三江侗族自治縣侗鄉國賓館舉行閉幕式。
經過激烈角逐,20名佼佼者從71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和全國農業技術能手的光榮稱號。
(資料圖片)
(圖為評委正在對參賽選手的茶葉進行評分。今報記者黃遠來攝)
當天下午,活動在侗族大歌《蟬之歌》的動人旋律中拉開序幕,伴隨著風情濃郁的民族歌舞,主辦方依次揭曉本次決賽優秀裁判員、優秀團體獎省份、突出貢獻獎單位、優秀獎獲得者、全國農業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獲獎名單,與會領導分別為獲獎單位及個人頒獎。
(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教授劉仲華(左二)正在品嘗參賽選手制作的茶葉。今報記者黃遠來攝)
據了解,本次大賽以綠茶為主題。來自17個產茶省份,從近2000名省區級選拔賽中遴選出的71名選手參加比賽。
比賽內容分別包括理論知識考試、茶葉拼配考核和手工茶制作三個環節。經過三天激烈角逐,共產生浙江選手石春生等5名全國技術能手、廣西三江選手龍麗群等15名全國農業技術能手、廣西三江選手楊清臺等30名優秀選手;高士偉、鄧余良、郭桂義被評為優秀裁判員;江蘇、江西、廣西、湖北、福建五省(區)榮獲優秀團體獎;柳州市人民政府、三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榮獲突出貢獻獎。
(圖為獲得全國農業技術能手的獲獎者。今報記者黃遠來攝)
(圖為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的獲獎者。今報記者黃遠來攝)
柳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國良在閉幕式上致辭:本次決賽在三江舉辦,進一步提升了柳州茶品牌知名度,柳州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入挖掘茶文化資源,打造茶文化精品,擴大茶文化影響力,因地制宜推動茶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推動茶產業從單一種植到“接二連三”,聚力做全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奮力將“小葉子”打造成“大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教授劉仲華指出,茶葉加工大賽是全國茶葉技工從業人員的頂級賽事,是制茶人提升技能、展示風采的重要舞臺,是為茶葉產業發展、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人才支撐的重要平臺。好山好水出好茶,三江茶具有歷史文化厚、生態環境好、開采上市早、茶葉品質好等特點,三江早春茶是廣西名茶中的“大家閨秀”,其產品外形挺秀綠潤,湯色嫩綠明亮,嫩香持久略帶清花香,滋味鮮甜,被貼切地賦予“早、特、鮮、香”的標簽。希望三江依托茶葉種植的傳統優勢、自然優勢和資源優勢,上下同心,持續發力,全力推動茶產業走向規模高效、生態多元、健康持續的發展之路。
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潘利兵強調,舉辦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茶葉加工賽項,是發現和選拔茶產業高技能人才、促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形式。全國各地要以茶產業振興為目標,堅持產業為本,文化賦魂,科技賦力,以文化活茶,以科技興茶,以融合強茶,為茶產業插上騰飛翅膀。要進一步弘揚工匠精神,堅持傳承創新,加強茶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不斷提高技能水平,努力造就一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掌握高超技能的茶產業高技能人才,為推動茶產業蓬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