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為落實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的“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柳南區舉行發布會,推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紅石榴螺螄粉精品旅游路線”,讓游客在參觀游玩中既能了解螺螄粉從原材料到預包裝食品的生產過程,也能感受到當地各族群眾在螺螄粉生產中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發布會。
發布會對這條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旅游路線進行了推介。路線首批設置三個站點,分別是廣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站、螺螄粉小鎮會客廳站和綠都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站,通過這三個涉及螺螄粉一二三產業的典型代表,展示螺螄粉生產各環節對當地各族群眾工作生活上的幫助,以及對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和促進民族團結的作用。
(資料圖片)
領導嘉賓給路線上的三個站點授匾。
作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新經濟組織,主營袋裝螺螄粉的廣西善元公司歷來重視少數民族群眾就業,現有職工由漢、壯、侗、苗、瑤、毛南族、回等7個民族構成,其中少數民族員工60.3%。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各民族職工在生活和工作學習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營造了“感情相融、心靈相通、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民族團結一家親的良好氛圍。
善元公司一名員工在車間里直播銷售袋裝螺螄粉。
柳州螺螄粉是當地各民族飲食文化交融的產物。在螺螄粉的“基因”里,既有侗族和苗族的“酸食”文化,又有壯族等民族的“稻作”文化,還有“柳江人”柳州先民的“食螺”文化,更有現代的飲食文化。螺螄粉小鎮會客廳的螺螄粉文化展館,講述的就是柳州各民族是如何同心協力把“小米粉”打造成大產業的歷程。
導游給參加發布會的領導嘉賓介紹路線。
作為柳州螺螄粉的一個原材料種植基地,位于山灣村的綠都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則讓很多本地少數民族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各民族同胞在工作與生活中共通共融,加深了感情。
發布會。
精品線路針對商務接待、研學旅行、休閑觀光不同參觀需求進行細分,為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具有特色的參觀講解配套服務,同時還將不斷深入挖掘開發,建立更多參觀站點,融入精品線路之中。
導游帶參加發布會的領導嘉賓在善元公司車間外參觀。
柳南區是柳州螺螄粉的誕生地,也是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近年來,該區積極融入柳州市新經濟發展格局,大力發展螺螄粉特色產業,充分挖掘和發揚各企業和各族群眾在圍繞螺螄粉產業發展過程中心連心的民族團結故事,打造了這條“一碗螺螄粉串起團結情”的精品旅游路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