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冬雪秋葉
在我家的陽臺上養著兩盆花草。其中一個漂亮的花盆中栽的是一株蘭花,另一個花盆里種的是一種叫馬齒莧樹的植物,我們俗稱它為“厚臉皮”。
這株蘭花是我從一個花商手中買來的。當時聽那人說,這花盛開時很美,但不太好養,交代我要多花些心思。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捧著它回家,特地為它挑選了一個繪有美麗圖案的花盆,以配得上未來盛開的鮮花。
那株“厚臉皮”不僅名字不好聽,而且肥肥厚厚、笨笨拙拙,很不起眼。它是我從鄰居家置放在走道的垃圾袋中撿拾回來的,只是想為那擱置已久的空盆找個“伙伴”罷了。據說這種“厚臉皮”生命力挺強,不必過多關注,任其自然生長就好。
最初,這兩棵綠色植物并肩成長,一般高低。不想,第二年的春天,蘭花綻開了八朵絢麗的大花,金燦燦的,特別招人喜愛。我為它拍下了許多倩影,還把照片發放到朋友圈,并設為自己的微信頭像,朋友們一見就嘖嘖贊嘆。有個朋友告訴我,這種蘭花挺有“身價”,在花鳥市場上,這樣的一盆蘭花起碼值200元。于是,我興奮不已,見人就炫耀。
從此,我更放肆地“寵愛”那盆蘭花,伺候得特別細心,生怕碰壞它一根“毫毛”。土塊太硬,我就全掏出來,一塊塊捏成粉狀,再一點點裝回盆里。對那“厚臉皮”,我總是不屑一顧,用木棍胡亂撬上幾下,草草了事。
每次給它們施肥,我更是理所當然地多抓上幾把肥料給蘭花,就是平時澆花的淘米水,我也總是毫不吝嗇地把大部分濃汁傾入蘭花盆,只給“厚臉皮”一點點“殘羹剩飯”。在家中,我對蘭花的偏心是有名的,還曾招來了家人的“批評”。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兩種植物跟我相伴近五年了。如今,被我“寵愛”的蘭花在享受過多關愛、沐浴更多的“雨露甘霖”后,卻不再開出鮮艷的花朵,長長的葉片時常泛黃卷折。但那不被我重視的“厚臉皮”,卻依然蔥蔥郁郁,默默無聞。
我很納悶,跟朋友訴苦,朋友聽后,沒有“同情”我,還指責我的不當:花不開,那是肥料過足了;葉卷折、發黃,是水分過剩了……
原來是這樣!我開始反省自己,盲目地“寵愛”蘭花,結果卻是“適得其反”,種植花草如此,對人更是如此,凡事只有適當適度,因地制宜,才是最好的安排。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