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推薦 > 正文

    瑞金醫院招募:6個月內未陽過……有補貼!“可以回家過元宵了”:這里的危重癥患者全都出院啦-今頭條

    至今還沒有陽過的

    “天選之子”們

    下面這條消息趕緊關注


    (資料圖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近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二價滅活疫苗臨床試驗招募計劃看看你符合嗎?

    致社會各界人士:

    自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以來,全球累計感染6.5億人,多種新冠變異株陸續出現。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株是全球范圍內的主要流行株。奧密克戎的傳播力和逃避免疫的能力都比較強,接種疫苗是最佳的防控手段。滅活疫苗利用物理或化學手段使病毒失去致病性,只保留其抗原性,作為傳統疫苗的制備方式,工藝成熟,安全性高。

    此前,針對新冠原型株的滅活疫苗已在全國大范圍接種。最近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牽頭開展的一項新型冠狀病毒二價滅活疫苗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參與者招募。這個二價滅活疫苗采用了新冠原型株和Omicron BA.5變異株進行制備,對奧密克戎有更好的保護效果。參與者將按照2:1的比例被隨機分配至二價疫苗組或新冠原型株疫苗組,間隔28天通過肌肉注射序貫接種2劑疫苗。

    入選標準:

    1、年滿18周歲;

    2、近6個月無新冠病毒感染史;

    3、已接種過2劑次/3劑次新冠病毒疫苗滿6個月;

    4、肝腎功能正常;

    5、沒有乙肝、丙肝等傳染病史。

    參與者將獲得免費的疫苗、核酸、肝腎功能檢測和傳染病檢測,并且能獲得一定的交通補貼和營養補貼。

    有意參加者可電話咨詢本試驗的臨床協調員:17521398166。

    接種地點:醫院轉化大樓一樓報告廳。

    時間:2月1日、2月4日、2月8日、2月11日上午8:30-11:30。

    另外,又有好消息上海一收治危重癥患者臨時病區完成使命康復老伯:可以回家過元宵了

    “謝謝你們陪我度過了這個春節,現在我可以回家過元宵了!”2月1日上午8點,隨著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二病區最后一位患者李老伯康復出院,這一臨時設立的病區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即將恢復原本收治專科患者的功能。在這里堅守了25天、精心照護近20位患者一起度過癸卯年春節的醫護團隊邊幫著李老伯的家人收拾出院物品、邊向老人叮囑著出院后的康復注意事項。

    重癥醫學科二病區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1月5日新設的病區,由醫院麻醉科主任李金寶團隊、泌尿外科周意護士長的護理團隊以及醫院急診危重病科聯合主管,最多時曾收治了24位重癥、危重癥高齡患者。不久前的春節假期里,這里還住著十余位康復中的患者,李老伯就是其中之一。

    剛入院時,李老伯的肺部感染面積超過70%,吸氧后的氧飽和度也只能達到90。在經過高流量吸氧、俯臥位通氣、對癥藥物等治療后,李老伯在春節前已大為好轉。

    “重癥患者的病情就像過山車,雖然當時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已相對平穩,但也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突然發生反復。”李金寶告訴記者,“因此,我們在春節前后加強了值守和應急備班力量,我也全程在院,時刻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春節期間,李金寶帶領團隊每日查房

    為讓無法回家過年的患者安度春節,醫護團隊在身心兩方面都為留院患者提供了無微不至的照護。李金寶團隊每日仔細查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周意帶領的護理團隊為患者悉心翻身、擦背、換藥。醫護們還時常像家人一樣陪著患者們聊聊家常、共敘親情,除夕夜晚上還為患者一一送上祝福、慰問。

    溫暖的故事同樣發生在市一醫院的重癥監護室里。今年87歲的林老伯(化名)在春節前入院時雙側肺部大面積感染、呼吸急促,很快上了呼吸機。市一醫院急診危重病科主任王瑞蘭帶領醫護團隊通力合作,為患者制定了包括俯臥位通氣在內的精準化,規范化治療,同時加強全身護理,避免發生壓瘡等并發癥。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患者肺部病情明顯好轉,但隨即出現了嚴重肌無力以及譫妄、焦慮情況,導致脫機困難。

    心病還需心藥醫。急診危重病科醫護團隊一方面給予林老伯合適的抗焦慮藥物,加強早期康復鍛煉。同時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撫慰,鼓勵患者堅定康復的信心。醫護團隊還每天給患者帶來家人手寫的家書,看著熟悉的筆跡,老伯的情緒逐漸平靜,對醫護團隊的治療也更加配合、積極。春節假期過后的第一天,林老伯順利康復出院,與念茲在茲的家人們重新團聚。

    手寫家書為老人帶來了無可比擬的心靈安慰和康復動力。市一醫院供圖

    據介紹,春節假期過后,大部分在年前收治的患者均已出院,醫療秩序也基本回復至往年同期狀態。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用溫暖和堅守,陪伴患者度過了這個特殊的新春。

    上海四院團隊最新研究:“陽后”這一變化的原因找到了

    最新出版的《國際傳染病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報道了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麻醉與圍手術期醫學科熊利澤、李成醫學團隊有關新冠的臨床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在奧密克戎毒株流行時期,味嗅覺變化的患病率沒有明顯下降,但嚴重程度有所減輕,接種疫苗起到了保護作用。研究表明,味嗅覺出現變化很可能是病毒入侵神經系統的重要標志。

    此前,該團隊曾于去年11月在國際知名免疫學期刊《免疫學前沿》(Frontiers Immunology)發布新冠研究成果。研究發現,衍生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率與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奧密克戎 BA.2感染患者死亡率高度相關。這一系列研究成果為治療新冠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危重癥新冠的發病機制提出新見解。

    目前,奧密克戎毒株仍然是全球大流行的主導變種。自新冠大流行爆發以來,味嗅覺障礙已被證明是新冠感染的主要癥狀。既往研究表明,新冠相關嗅覺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在3.2%到98.3%之間,味覺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在5.6%到62.7%之間,但奧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間的味嗅覺障礙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尚不清楚。

    為此,上海四院熊利澤、李成醫學團隊對2022年5月17日至6月16日期間,三所方艙醫院收治的奧密克戎毒株感染者進行觀察性研究,分別在兩個時間點用味嗅覺調查表和數字視覺模擬量表評價嗅覺和味覺功能。分別有688名和385名受試者完成了T1和T2時間點評估。結果顯示,兩個時間點的味嗅覺變化患病率分別為41.3%和42.6%。此外,無論經味嗅覺調查表或嗅覺、味覺視覺模擬量表評估,兩組的嚴重程度分布沒有差異。首發癥狀為頭痛和肌肉疼痛的患者更容易出現味嗅覺變化,而患者的首發癥狀為咳嗽、咽喉不適和發熱,以及更高的受教育程度、接種三劑疫苗和尚無癥狀顯示出保護作用,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去年7月,該團隊的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發表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視角》(VIEW),研究提示酸中毒導致的pH環境會促進新冠病毒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感染。該研究成果也為腦內乳酸水平升高引起圍術期認知功能紊亂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全身炎癥生物標志物與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患者的總生存期(OS)和疾病嚴重程度相關。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哪些標志物能更好地預測患者預后,尤其是COVID-19奧密克戎BA.2感染患者。該醫學團隊通過回顧2022年4月12日至6月17日上海疫情暴發期間2645例上海四院感染住院患者情況,分析各炎癥指標預測OS準確性。研究成果對治療COVID-19奧密克戎 BA.2、及早發現重癥患者、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臨床指導意義。

    上海四院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是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上海市麻醉與腦功能調控重點實驗室,國家老年麻醉聯盟成員。近3年,該團隊已獲得包括國自然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優青項目在內的國家級項目17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醫護團隊 研究成果 滅活疫苗 嚴重程度 瑞金醫院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