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巡查、入戶宣傳、裝備維修……臨近春節,大山里的苗鄉村寨又到了用火用電高峰期,吊腳木樓火災事故發生風險增加。為了讓當地的少數民族群眾過上一個平安祥和的春節,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鄉鎮專職消防站消防員們每天都把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1月17日,記者跟隨安太鄉消防專職站消防員走村入戶,記錄下他們春節前最繁忙的24小時。
何兆笛和梁街踏著冰雪到高寒山區開展消防巡查。圖為他們在路上。
【資料圖】
奔走在巡村走寨防火一線
作為“打通滅火救援的最后一公里”的鄉鎮專職消防站,安太鄉專職消防站目前配備有專職隊員4人,兼職隊員6人。何兆笛是最早一批進入該消防站的專職消防員。
1月16日晚,廣西第三高峰——元寶山西麓安太鄉小桑村氣溫降至冰點以下,村民屋頂上都結了一層薄薄的冰,而更高海拔地區已被冰雪覆蓋。由于正值用火用電高峰,何兆笛和同事梁街趁著夜幕,趕到小桑村排查消防隱患。
何兆笛和梁街到山村農戶家開展消防巡查。
他們走進村民家中,用當地苗話和村民嘮家常,宣傳消防知識?!耙贿吅痛迕駠Z家常,一邊把防火知識植入嘮家常中,這樣的宣傳效果最好?!焙握椎颜f,春節快到了,他們希望每家每戶都能重視防火問題,好讓大家都能過個平安祥和的春節。
1月17日一大早,何兆笛和梁街又對小桑村青山屯消防水池和消防管網開展消防巡查。在政府的幫助下,于2019年建在半山腰上的消防水池,容量200立方米,守護著青山屯168戶村民的防火安全。因寒潮帶來的冰凍天氣,擔心消防水池和水管被凍住,何兆笛、梁街和村干部、村消防員逐一對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管開展排查,以保障村里的消防設施運轉正常。
到農戶家開展消防巡查。
隨后,何兆笛和梁街又馬不停蹄驅車20公里,來到位于元寶山山麓高海拔的培秀村白坪屯。何兆笛和梁街一直放心不下這個只有寥寥幾戶人家的村落,趁著路面冰雪消融趕到這里走村串戶,逐戶排查消防隱患,向村民發放消防宣傳材料,叮囑村民們注意用火用電安全。何兆笛介紹:“這個地方平常只有十多個人住,沒有消防水池,我們特意到這里排查消防隱患,預防火災發生。”
在冰天雪地里走村入戶近兩個小時后,1月17日下午,何兆笛和梁街又趕到培地村培地屯和林洞村培科屯,對這兩個村屯的消防設施設備、消防水池管網進行巡查和維護,對出現故障的消火栓進行維修更換。
到農戶家開展消防巡查。
在苗族老鄉賈桂連家中,何兆笛和梁街仔細檢查他家的用火用電情況,提醒他注意木樓的火塘用火和使用大功率電器安全事項,“燃燒的木柴不能超出火堆范圍,一定要把火塘的火堆滅了才能離開家。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一天好幾個邊遠村屯走下來,已是日落西沉時分。何兆笛和梁街星夜兼程趕回鄉鎮消防專職站,這里還有好幾臺手抬式機動泵等待維修。他們花了兩個小時把一臺手抬機動泵修理好后,才匆忙趕回站里的食堂,和同事們一起吃頓簡單的晚飯。
維修器材。
“消防夢”練就器材維修能手
安太鄉總面積293.66平方千米,下轄13個行政村、88個自然屯。作為少數民族村寨較為集中的鄉鎮,苗族村落大多為木質結構房屋,依山而建、鱗次櫛比,耐火等級低,居住密集無間距,歷年來村寨火災事故比較突出。
今年28歲的何兆笛是安太鄉林洞村培科屯人,小時候親眼目睹了火魔肆虐村里的連片木樓。那時,他便在心里種下了“當消防員”的夢想種子。
2015年6月,何兆笛在安太鄉邊開修理廠邊擔任消防志愿者,在空閑之余還花大量時間去學習維修技術。2020年6月,恰巧縣里招聘消防員,何兆笛心中的那顆消防夢“火苗”燃起。成功通過面試后,他毅然決定關掉修理廠,正式成為一名消防員。在此期間,他通過不懈努力,自學考取了電工證、電焊證、B2駕照。
“如果小時候村里有那么大的消防水池,村里的木樓就不會火燒連營?!痹跈z查小桑村青山屯的消防水池時,何兆笛艱難地爬上覆蓋薄冰的消防水池上,他要確保消防水池里和消防管網里的水,時刻都能發揮作用。
檢查消防水池。
2022年1月,由于消防管網年久失修,導致部分村寨消防管網處于停用狀態,給村寨消防帶來了巨大消防隱患。得知消息后,何兆笛帶領隊員們走村串屯,在13個村88個屯里日夜兼程,通過學習與專研,他運用自己熟練掌握的螺紋機、熱熔機、電焊機、管網切割機使用方法,對消防管網進行維修,累計修繕全鄉消防管網及水源管約3萬多米。
“在維修手抬機動泵中,何兆笛能將手抬機動泵內的2400余個配件全部拆散并完整組裝,累計修理手抬泵200多臺,為縣財政節約經費十多萬元。”融水苗族自治縣消防救援大隊參謀劉彬說,何兆笛不僅修好了安太鄉的手抬機動泵,還主動幫忙將周邊鄉鎮的手抬機動泵也全部修好了,是全縣數一數二、遠近聞名的消防器材維修技術能手。
檢查消防設施。
筑牢村寨消防安全“防火墻”
2018年,柳州市政府將少數民族村寨防火提升改造項目列入十大為民辦實事項目之首,在3年內投入4.2億元用于提升少數民族村寨火災防控能力。目前,各村寨防火改造工程全面完成,防火安全條件和人居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近年來,融水苗族自治縣在實施村寨防火改造的基礎上,主要通過強化對村寨消防設施設備的充實維護,加強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抓實村寨防火常態督導檢查,強化村寨防火宣傳教育等措施,做好村寨防火工作。
檢查消防設施。
2008年,在融水苗族自治縣政府牽頭下,各鄉鎮成立了由鄉鎮干部組成的專兼職鄉鎮消防站。2019年開始,融水消防救援部門積極推進鄉鎮專職消防站建設工作,優先將安太鄉納為第一批鄉鎮專職消防站建設任務。截至2021年初,該縣政府共投入2000余萬元為全縣20個鄉鎮建設了鄉鎮專職消防站,共配備20輛消防車、20輛消防摩托車,以及6000余件滅火救援器材。
“在未成立專職消防站前,安太鄉轄區內發生多起火燒連營的村寨火災。自從成立鄉鎮專職消防站后,安太鄉未曾發生過一次造成上萬元損失的火災。”當地群眾對成立專職消防站贊不絕口,都說此舉極大改善了山區消防條件薄弱問題,為大苗山群眾建了一道強有力的“防火墻”。
檢查消防設施。
“安太鄉專職消防站的建立,不僅解決了偏遠村寨‘遠水救不了近火’難題,也解決了少數民族村寨、偏遠地區語言不通、消防安全條件薄弱等問題。”劉彬表示,通過建立鄉鎮專職消防救援隊,充實了基層鄉鎮農村消防救援力量需求,扭轉了融水村寨火災防控及應急救援工作被動局面,在基層鄉鎮滅火救援及應急救災工作中發揮中堅作用,全縣滅火救援、應急救災綜合實力空前。2021年以來,融水20個鄉鎮專職消防救援隊總共接警出動量約占總出警量的5%左右,特別是處理在邊遠地區發生的警情,其作用尤為突出,真正做到了“打通滅火救援的最后一公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