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鐵路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中線主通道,不僅連接著貴州、廣西兩省區,還是西南地區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和第一條省際鐵路。60多年來,它依然是大西南連接兩廣及沿海地區的重要通道。
【資料圖】
張大海在金城江站巡查。(夏陽春攝)
南寧鐵路公安局柳州公安處金城江站派出所成立于1949年,是黔桂鐵路中的一個小小站點,金城江站派出所三代鐵警經歷了河池地區從黔桂鐵路從老線到新線的脫胎換骨,從蒸汽、內燃到電力機車的更新換代,以及即將邁入的高鐵時代,見證了黔桂兩省區鐵路60多年的滄桑變化。
張大海在金城江站檢查貨車封簽(孫赟飛攝)
今年72歲的盧遠仁是南寧鐵路公安局柳州公安處金城江站派出所的一名老民警。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他便駐守在這座位于中國西部山區的鐵路派出所內,守護黔桂鐵路的安全。在盧遠仁的家中,他將自己收藏多年的警徽、警服和老照片擺出,如數家珍般向記者介紹背后的每一個故事。
“我從1971年起便開始守護黔桂鐵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鐵路貨盜現象較多,我們常與這些團伙在鋒利的道砟上翻滾打斗,渾身是傷。”盧遠仁回憶道,當時黔桂鐵路線路彎、坡度大,貨車車速相當慢,有些地方車速每小時僅有幾公里,鐵路貨盜案件發生特別多,派出所每天都要派民警抓捕貨盜團伙。
盧遠任和張大海在老黔桂線回憶當年工作。(夏陽春攝)
“當時金城江段至南丹段都是盤山鐵路,內燃機車的行駛速度低至每小時10公里。”盧遠仁說,附近村屯的貨盜團伙會趁著天黑,飛快地爬上貨車車廂,將大米、化肥、冰箱等貨物扔下鐵軌后,跳車逃跑。
上世紀80年代民警盧遠任在小學做鐵路安全法治宣傳。(資料圖片)
“當時,每年鐵路盜貨案件多達幾十起,我們每天都會蹲守抓捕盜貨團伙。”盧遠仁說,此后,為確保黔桂鐵路的貨物運輸安全,金城江站派出所經常承擔民警隨車押運任務。
三代鐵警在貴南高鐵河池站建設工地。(夏陽春攝)
今年57歲的張大海是盧遠仁的“徒弟”,1990年從部隊退役后,擔任金城江站派出所民警。他向記者回憶當年隨車押運的經歷:“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隨車押運的民警需要隨身攜帶干糧,擠在露天的貨車廂內一路前行。天熱就摘一些樹枝遮陽,遇上暴雨也躲不了。”
蒙朧亮(右一)向老民警介紹貴南高鐵河池站施工進展情況。(夏陽春攝)
2009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黔桂鐵路的電氣化擴能改造完成,沿線民眾的法治意識不斷增強,鐵路貨盜案件大大減少。這些改變讓當時駐站工作近20年的張大海十分欣喜,“2009年黔桂鐵路電氣化改造完成后,列車速度越來越快,貨物運輸效率明顯提升,也取消了民警隨車押運”。
如今,連接貴州貴陽和廣西南寧兩地的貴南高鐵預計今年底開通,黔桂之間的鐵路交通發展迎來質的飛躍,張大海培養的“徒弟”蒙朧亮,已是貴南高鐵河池站派出所籌備組的骨干之一。
蒙朧亮在村屯小朋友上鐵路安全宣傳課。(夏陽春攝)
“我的老家就坐落在黔桂鐵路旁,從小奶奶就經常帶我到鐵路邊看火車,這讓我對這條鐵路和火車充滿了好奇。”1995年出生的民警蒙朧亮說。
2015年,蒙朧亮第一次體驗到高鐵動車組的風馳電掣,這種與電力機車完全不同的感覺,令他十分難忘。當得知家鄉也即將開通高鐵時,蒙朧亮難掩興奮。他常和同事走進鐵路沿線的村屯、中小學,以播放動漫視頻的方式向民眾普及高鐵安全知識。
“數十年來,黔桂之間鐵路交通的巨變也是中國鐵路發展的縮影。我會和前輩們一樣,堅守在它的身旁。”蒙朧亮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