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柳州有上萬瓶液化石油氣送進老百姓家中和餐飲企業等機構。這些氣瓶是否安全?瓶中的液化氣是否存在缺斤短兩情況?1月13日,柳州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來到燃氣充裝站和餐飲門店進行檢查,確保大家春節期間用氣安全。
(資料圖片)
氣瓶可溯源
柳州共有23個燃氣充裝站。市民使用的一瓶瓶液化石油氣,就是在這些地方充裝,然后被送到燃氣經營門店,再被送到居民家中。
燃氣充裝站一旦發生事故,影響面非常大。柳州燃氣瓶充裝站一般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城鄉集合部。1月13日上午10時許,執法人員來到柳東新區雒容鎮一偏僻處的桂中燃氣充裝站。
蘭俤俤(右)和同事在進行檢查。
若燃氣泄漏,局部達到一定濃度,使用手機或抽煙等會引發爆燃。進入充裝站前,大家把手機集中存放,換上了防靜電的服裝,觸摸除靜電球,方能進入。
站內存放的大多為橘黃色氣瓶,藍色的氣瓶已放在了報廢區。充裝人員檢查氣瓶后,將氣瓶放在智能充裝設備進行充裝,氣瓶被充裝完成后,再用泡沫水檢查是否存在漏氣的情況。
對燃氣罐進行檢查。
執法人員仔細檢查了氣瓶的檢驗日期、充裝人員的特種設備作業證,然后登上近6米高的儲氣罐,對罐體、閥門等進行檢查,確保所有特種設備安全才放心。
柳州市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科科長蘭俤俤介紹,目前柳州對全市47萬余個液化石油氣瓶,均可進行充裝、檢驗、報廢全過程跟蹤管理,氣瓶上還噴涂柳州市專用橘黃色并附有溯源電子標識。氣瓶送到家,市民可以用手機掃描瓶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獲取氣瓶的檢驗、制造日期以及充裝信息等。知道氣瓶是哪家氣站出來的,也就能更好地杜絕“黑氣瓶”。
此外,新的橘黃色氣瓶都按要求裝上了自閉閥,安全性能更高,能有效杜絕氣瓶漏氣。
氣“量”有保障
氣瓶中的氣“量”如何保障?執法人員在瓶裝液化石油氣充裝站對充裝設備以及瓶裝液化石油氣凈含量進行了監督檢查。
對燃氣重量進行稱量。
執法人員稱,要確保瓶中的液化氣氣量足,首先要保證充氣時使用的灌裝秤準確。經檢查,正在使用的灌裝秤,均在計量檢測有效期范圍內。
隨后,計量檢定人員在該充裝點庫存的86瓶液化石油氣中隨機抽檢了13瓶,用標準設備進行檢驗。每個氣瓶重量為14千克,氣瓶上標注的液化石油氣凈含量均為12千克。計量人員逐一對13瓶瓶裝液化石油氣進行檢驗,每瓶總重都大于等于26千克,均為正偏差。初步判定該批次瓶裝液化石油氣的凈含量標注和凈含量均合格,不存在缺斤少兩的情況。
蘭俤俤(中)和同事在給市民普及燃氣安全知識。
執法人員稱,若市民在使用中,發現身邊氣瓶存在安全隱患或者缺斤少兩的情況,可以撥打12315熱線進行投訴舉報。執法人員將核實情況后進行查處。
春節繼續堅守
“春節期間,安全更加不能放松。”蘭俤俤說,一年365天,每天24個小時,他的手機都是開機狀態。一旦出現突發安全事故,他必須第一時間去到現場處理。
他記得幾年前,有一天下午快下班的時候,他接到一個緊急電話,柳州某地發生了一次突發事故。他立即趕到現場,一直處理到晚上11時許,連晚飯都沒來得及吃。最后,事情雖然得到了妥善解決,但是看到現場人民群眾財產受到損失,他心情沉重,也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蘭俤俤(中)和同事在給市民普及燃氣安全知識。
除了燃氣安全,小區商場的電梯,景區的大型游樂設施,工廠的鍋爐、起重機械等安全監管,也都由他所在的科室負責。蘭俤俤是福建人,曾經當過兵,2007年從部隊轉業來到柳州。
2020年至今,他已經有三個春節沒有回家。明年春節,也將繼續堅守在崗位上。每年春節跟家中的老父親電話問候,他都感覺很愧疚。有時候為了安全檢查,經常放棄節假日陪伴孩子的時間,6歲的孩子也總是問他為什么失約,他只能回家后耐心解釋。慢慢地,家人也給予了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蘭俤俤說,春節期間,還有非常多的民警、消防、醫生,以及身邊的同事一直在堅守崗位,他只是保障市民安全過節人員當中最普通的一員。盡管有時候工作很累,但人民群眾安全了,他感覺一切都值得。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