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推薦 > 正文

    呼吸與危重癥病區擴容、藥品供應充足……廣西疫情防控第一線最新情況→

    隨著“新十條”的出臺,疫情防控面臨新階段新形勢新要求。廣西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確保疫情防控迎峰轉段平穩有序,社會大局穩定。如何確保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南國早報記者深入醫院急診科、ICU、鄉村,探訪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最新情況。

    重點病患救治:


    【資料圖】

    “救命神器”齊上陣,醫生吃住在病房

    1月3日晚11時,救護車將47歲的陳非緊急送往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經評估,他屬于重癥患者,被立即轉入ICU。

    感染新冠病毒后,陳非的肺部功能受到侵害,發展為“白肺”。陳非躺在病床上,身上集齊了目前重癥醫學領域最核心的技術支持——呼吸機、主動脈球囊反駁泵,以及有“救命神器”之稱的ECMO(體外膜肺氧合)。

    體外膜肺氧合(ECMO)通過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臟),可以對重癥心肺功能衰竭患者進行長時間心肺支持。

    重癥醫學科主任盧俊宇告訴記者,對于陳非這樣的重癥患者,ECMO的作用非常重要,能夠暫時替代他的心肺功能,讓他自己的心、肺“喘口氣”,度過最危險的時期。目前,他的病情已經有了明顯改善。

    在陳非所在的病區里,還有3位病人正在ECMO的支持下“闖關”。醫院原有的4臺ECMO已經全部用上了,為此,院方又想方設法調來了第5臺,確保需要的時候有設備可用。

    1月6日上午,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盧俊宇對患者進行檢查。

    查看完陳非的情況,盧俊宇又開始巡視其他患者的情況。自從2022年12月31日緊急啟用新的重癥醫學科病區后,盧俊宇就幾乎沒回過家,吃住都在病房。

    據了解,該院在2022年12月22日迎來發熱門診的就診最高峰。目前,收治的新冠病人數量雖然仍在持續增加,但是總體平穩有序。

    1月6日上午,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醫護人員將患者轉移至手術室。

    該院院長羅杰峰介紹,基于對重癥醫學專業的重視和對疫情發展形勢的預判,醫院提前采購了70臺呼吸機,加強藥品儲備,為隨后而來的ICU擴容打下了基礎。

    鄉村疫情防控:

    村醫隨叫隨到,衛生院“上聯下通”

    隨著疫情防控轉段,疊加過年返鄉高峰,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的農村面臨著挑戰。1月初,記者深入南寧周邊鄉村,了解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應對情況。

    1月4日下午,南寧市武鳴區寧武鎮衛生院華山村衛生所的鄉村醫生李穎芳接到村干部打來的求助電話,在入戶巡查村里重點人群時發現有老人身體出現不適,請她上門診治。放下電話,李穎芳拿上藥,帶好血壓儀等設備,匆忙趕往老人家中。

    華山村衛生所醫生李穎芳迅速趕到村里老人家中給她看病。

    每天,李穎芳的工作就是在衛生所里看診和到村里入戶隨訪。華山村衛生所只有兩名村醫,負責管轄全村12個隊,李穎芳負責其中的7個隊1400多名村民,其中170多名老人是入戶隨訪的重點人群。“村民不舒服的時候打電話求助,再遠也要隨叫隨到”。

    遇到血壓、血氧嚴重超標,呼吸困難的患者時,李穎芳通常會與上級衛生院聯系,將病人及時轉診。

    南寧市武鳴區寧武鎮衛生院是華山村衛生所的上級衛生院,韋炳都是該院的一名主治醫師。韋炳都回憶,自2022年12月中旬開始,來衛生院看病的病人明顯增多起來,最多的時候一天就有七八十人發燒。盡管患者突然增多,但衛生院的人力和物力都有保障。

    寧武鎮衛生院醫生韋炳都(右一)正在為病人做檢查。

    該衛生院院長梁紹明介紹,上級醫院與鄉鎮衛生院實現了互聯互通,如遇到急癥患者,鄉醫可以與上級醫院??漆t生及時溝通,為村民提供最及時、準確的治療;如果村民需要到上級醫院就診,鄉醫也可以提供轉診服務,方便村民轉院治療。

    近日,衛生院的接診人數有所下降,但是面對即將到來的新春返鄉潮,農村基層防疫可能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韋炳都他們仍然不敢放松。

    急診量激增,醫院全力應對

    目前,駐邕醫療機構正全力應對就診高峰。各家醫院面對數量驟增的病人,使出渾身解數,擴容病房,連軸運轉,爭分奪秒救治病人。

    一走進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指揮調度中心,便能聽見此起彼伏的電話聲。據介紹,近期,該急救中心各項工作異常繁忙,調度員全員上崗,舍小家為大家,保障120院前急救工作平穩有序運行。

    調度員張婕(右一)全神貫注投入工作。

    從去年12月初至今,調度員張婕一直堅持在崗,哪怕聲音已經嘶啞,還一直忍著病痛堅持在崗。張婕說,這段時間她所受理的話務量是往常的幾倍,在調度坐席上,她幾乎沒有停歇過。

    調度員們全力為健康護航。

    南寧急救醫療中心副主任羅春婷告訴記者,在話務量最高峰時期,該急救中心接到的呼救電話量是日常電話量的兩倍多,派車量是日常的三倍多,調度坐席能開盡開,從原有的7個調度席增開至12個,調度員的值班班次也由原來的三班倒調整為兩班倒。

    作為接收、救治患者的第一站,急診科是應對疫情沖擊的第一道防線。走進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急診樓,這里的醫護人員個個健步如飛,忙著搶救病患、聯系病區接收病患、與家屬溝通等,一刻都停不下來。但實際上,他們中的很多人不久前也感染了新冠病毒,有的人身體剛好一點,就主動趕回來增援了。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醫護人員正在忙碌。

    據介紹,平日里,該院急診內科的日接診量在200人左右;但眼下,接診數維持在500人以上;2022年12月下旬的最高峰期,甚至超過了1000人,急危重癥的就診量是平時的6倍左右。患者大部分是老人,一些人在入院時,已經出現了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

    近期,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就診量不斷打破紀錄,較平時就診人數翻了近兩倍。

    深夜,仍有不少市民到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

    近期,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武鳴醫院急診科接診量大幅增加?!白呗范际菐艿?!”護士長劉智敏如此形容自己的工作狀態。

    面對接踵而至的急診高峰,各醫院也想方設法調整班次、增加力量、擴充資源。為了保障急診的正常有序運轉,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從各個科室抽調骨干醫生前來支援。

    應收盡收,呼吸與危重癥病區擴容

    為了盡力滿足患者需求,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千方百計挖掘潛力,盡可能地收治新冠病人。目前,該院在原有3個病區的基礎上,緊急征用了其他科室的11個病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病區擴展到14個,全力救治患者。

    該院醫務部部長尚麗明介紹,為了全力提升對合并新冠病毒感染重癥患者的救治能力,醫院在元旦前已經盤活全院醫療資源,在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原有3個病區的基礎上,緊急征用感染性疾病科、胸外科病區、心胸外科重癥監護室、心血管內科一病區、心血管內科二病區、CCU、全科醫學科、整形美容外科、神經內科一病區、腫瘤內科二病區、中醫科等病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病區擴增到14個,總計762張床位,可用于對合并新冠病毒感染重癥患者的救治。

    醫護人員全力投入救治工作。

    此外,醫院還增強ICU力量,抽調65名高級職稱醫生支援重癥病區,245名護士支援各病區,麻醉科組建24小時插管隊伍。醫院也在第一時間采購、調用呼吸機、重癥監護儀、輸注泵等設備,現共有呼吸機274臺。

    目前,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一病區副主任何志義和他的團隊坐鎮十一病區,和整形美容外科的醫護人員一起,全力救治病人。何志義介紹,目前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這些老年人大多都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性疾病,還有一些腫瘤病人,其中主要是80歲以上的病人面臨的風險比較大。

    面對數量激增的病人,醫護人員全力投入救治工作。

    據悉,為了幫助更多的病人,醫院還依托醫聯體,開展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癥患者救治系列培訓及遠程會診。

    穩產保供,藥品短缺明顯緩解

    近日,南國早報記者走訪發現,不少消費者已陸續收到互聯網售藥平臺退燒藥的到貨提醒,線下藥店也每天發出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連花清瘟膠囊、核酸抗原試紙等藥品和物資的到貨通知。

    “現在布洛芬不缺貨了,核酸抗原試紙也很容易能買到了?!奔易∧蠈幨薪蠀^的何女士告訴記者,她發現小區附近的幾家藥店都有布洛芬賣。

    1月7日,記者走訪了民主路、東葛路、建政路上的多家藥店,發現每家藥店都有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連花清瘟膠囊等藥品供應。

    近期,南寧市有不少藥店向市民免費贈送布洛芬片。

    記者聯系了康全藥業、桂中大藥房、一心藥業、朝陽大藥房、老百姓大藥房、百姓人家大藥房、健之佳大藥房等位于南寧市不同城區的多家門店發現,各家藥店的核酸抗原試紙、N95口罩供應充足。

    不過,目前血氧儀供應相對緊張,很多藥店都表示缺貨。為幫助重點人群及時檢測身體狀況,國人大藥房、一心藥業、老百姓大藥房等在旗下門店為市民朋友提供免費測血氧的服務,部分藥店還提供免費吸氧、免費充氧服務。

    據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介紹,該廳總工程師牽頭成立自治區醫療物資保供專班,強化協作、克難攻堅,多管齊下、千方百計擴大醫療物資生產。目前,全區涵蓋感冒、止咳、消炎類藥品和N95口罩等醫藥生產企業生產穩定有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醫護人員 病毒感染 危重癥醫學 廣西醫科大學 廣西醫科大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