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推薦 > 正文

    興業銀行推出“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

    科創企業被喻為國之重器,是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載體。然而,由于“投入大、周期長、輕資產、無抵押”,在銀行傳統的信貸審批體系中,科創企業融資受到諸多限制,一些科創中小企業往往被拒之門外。

    去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指導意見》強調,“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需要相比,科技金融服務水平仍需進一步提升”。這要求銀行結合科技企業特點,加快體制機制和產品服務創新。

    近日,《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在多地調研發現,著眼科創企業融資難題,興業銀行發揮“商行+投行”優勢,創新“貸款+直投”等多元融資模式,建立“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著力拓寬科創企業融資路徑,為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打開新局面。

    創新科創企業融資模式

    對科創企業來說,技術驅動是其核心所在。但在傳統融資手段中,技術難以轉化為企業資信憑據,這是造成科創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業技術無法得到合理評估,是科創企業融資的普遍痛點,銀行傳統的授信評價模式需要優化。”一位業內專家道出了問題關鍵。

    如何為科創企業融資“解渴”,同時讓貸款銀行安心?興業銀行探索出一條新路子——打破銀行傳統信貸評價模式,創新推出科創企業“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

    相對于銀行傳統以企業資金狀況為依據的“資金流”評價體系,“技術流”評價體系使用打分卡模型,從企業產學研、高管團隊、獲得獎補、科技資質、知識產權等15個維度對企業技術實力進行量化評估并劃分等級,在客戶準入、授權管理等方面實行差異化政策。

    武漢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海新酶”)正是“技術流”評價體系的受益企業之一,瀚海新酶是國內領先的特種酶公司,專注于體外診斷(IVD)核心原料酶及輔酶研發生產。近兩年,受益于生物科技領域的市場爆發,該公司經營規模呈現快速增長,在酶研發生產領域擁有一定市場地位。

    “資金缺口是科創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興業銀行武漢分行基于‘技術流’評價體系,以‘貸款+直投’的創新融資模式,為我們輸血供氧,發揮了重要作用。”瀚海新酶董事長楊廣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興業銀行武漢分行工作人員介紹,通過發揮“商行+投行”優勢,聯動投資機構,興業銀行武漢分行為瀚海新酶提供了5000萬元股權直投和3年期4500萬元貸款授信,幫助該公司有效拓寬了融資渠道。

    “融資后,瀚海新酶將加速建設世界一流特種酶創制平臺,打造生物醫藥產業的‘中國芯’,努力實現我國生物醫藥領域核心酶原料的進口替代。”楊廣宇表示。

    化“技產”為“資產”

    “兩高一輕”(高人力成本、高研發投入、輕資產)是科創企業在發展初期的普遍特點。為了更好地服務和觸達這些高成長型科技企業,銀行需要借助技術產權、大數據等創新手段和工具,來為科創企業的授信業務提供決策支撐。

    “如何激活技術產權的資產價值,把凝結智慧的技術成果轉換成可以在資本市場出售、流通的證券進行融資,得到直接融資市場的認可,是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關鍵之舉。”興業銀行溫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2019年,浙江溫州啟動技術產權證券化試點,興業銀行浙江溫州分行注意到這一契機,主動對接試點服務,積極參與到試點各項工作中。作為項目協調人,興業銀行溫州分行與溫州市相關機構成立工作專班,全力推動試點項目落地。

    2021年1月,興業銀行溫州分行作為主承銷商,推動首單“興業圓融-溫州技術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深交所掛牌。隨后,又實現兩期技術產權證券項目先后在銀行間市場和上交所上市,共幫助48家中小企業獲得低成本融資5.9億元。

    這也是我國首個技術產權證券化產品。據介紹,與以往相比,該模式發行的產品底層資產首次完全依托于技術產權,不涉及有形資產,突破了傳統融資方式的限制。結構上,民營小貸公司作為底層債權資產放款機構,溫州國有政策性擔保機構對產品進行增信,科技企業的技術產權作為反擔保質押,進行證券化融資。

    作為產品受益企業之一,華聯藥機通過7個專利資產獲得1500萬元3年期低成本融資。“相較市場上一般融資方式6%左右的利率,通過技術產權證券化項目的支持,融資利率不到4%,大大降低了融資成本。”華聯藥機董事長袁曉雷告訴記者。

    據相關統計,技術產權資產證券化的融資額價值比將近70%,遠高于一般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5%的貸款價值比,闖出了一條中小科技型企業“批量”獲得高額度、長期限、低成本融資的新路徑,為技術產權證券化在全國開展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溫州樣本”。

    與企業相伴成長

    伴隨著新一輪的全球科技競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明顯提速。科技金融服務也應及時加以轉變,適應科技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銀行需要立足企業全生命周期,不斷更新迭代金融服務,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在浙江臺州,有這樣一家企業,它被譽為縫紉機大王,也是全球產銷規模最大的縫制機械企業——杰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杰克公司”)。

    “在27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專注于縫制設備的發展。”杰克公司董事長阮福德說。

    自2005年起,興業銀行便與該公司結下不解之緣。彼時,杰克公司處于快速壯大的關鍵時期,年均銷量從1億元上升到3億元。前景一片大好,阮福德決心擴大生產,但購置土地,建設廠房,需要大量生產資金和流動資金。

    “當時企業沒有上市,最重要的融資渠道是銀行,只要給錢我都要。”阮福德說。正當急需資金時,興業銀行向杰克公司提供了1000萬元貸款,送來了“及時雨”。

    興業銀行臺州分行于2003年正式開業,彼時開業不到兩年,就發放1000萬元的大額貸款給杰克公司,拿出了不小的魄力。據興業銀行臺州分行工作人員回憶:“大家看好這個行業和企業的前景,預料未來的市場必然會進一步擴大。”

    此后,杰克公司與興業銀行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伙伴關系。從一開始的單一貸款業務,拓展至目前10多億元授信的綜合服務,興業銀行一路相伴和見證了杰克公司的快速成長,杰克公司也將興業銀行列為戰略合作銀行。

    “如今,興業銀行不但在流動資金貸款、中長期項目貸款、銀行承兌匯票、跨境金融、代發工資和員工持股等方面與杰克公司開展合作,還從服務企業主體延伸到服務企業員工、上下游供應鏈、子公司等,幫助其上下游企業做大做強。”興業銀行臺州分行行長鮑小龍說。

    據了解,目前杰克公司上下游已有25家企業與興業銀行展開合作,其中授信合作企業4家,通過發揮供應鏈金融優勢,興業銀行正積極服務以杰克公司為核心的產業鏈、生態鏈,助力整個產業健康發展。(記者 于晗)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興業銀行 授信評價體系 科創企業 信貸審批體系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