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推薦 > 正文

    讓城市“良心”更有“智慧”!重慶啟動綜合管廊建設

    8月22日上午,2022年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在渝開幕。記者現場注意到,重慶市城市管線綜合管理事務中心在N6展館推出了“智慧管廊”展覽,展示了綜合管廊智慧管理平臺、虛擬現實(簡稱VR)等兩項技術。

    據介紹,管廊智慧管理平臺集“監、控、營”等功能于一體,依托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GIS+BIM等技術,實現管廊運行環境的動態監測、設施設備的智能控制等,保障集中敷設于管廊之內的水、電、氣、訊“生命線”安全、穩定、高效運行;VR技術通過模擬管廊內部場景和各類突發事件,令使用者在管廊之外亦能“身臨其境”,主要用于管廊運維人員操作培訓以及配合廊內機器人開展無人化巡檢、遠程作業。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底,重慶共有36個區縣(含開發區)啟動綜合管廊建設,累計開工管廊283.3公里,建成廊體222.4公里,已投入運營116.5公里,實際已入廊管線1705公里,建設規模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名列前茅。

    其中,由中建五局投資、建設、運營的開州區地下綜合管廊已進入全面運營階段,在重慶全市率先實現綜合管廊全天候智慧化運營;重慶高新區科學大道一期、二期干線管廊已全面開工建設,全長28公里,為重慶市最長綜合管廊;沙坪壩、墊江、云陽等區縣已完成55公里管廊智能終端設備安裝,正在開展管廊監控中心和智慧管理平臺建設。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推進綜合管廊建設,有效緩解了“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問題,增強了城市韌性,提升了城市品質,保障了城市“生命線”安全。

    “‘智慧管廊’打通城市發展的‘任督二脈’,鍛造智慧、安全、可靠、協同的現代都市大動脈,讓城市有‘良心’更有‘智慧’。”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重慶市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2025)》等有關要求,重慶將在城市老舊管網改造等工作中協同推進管廊建設,在城市新區根據功能需求積極發展干、支線管廊,合理布局管廊系統,統籌各類管線敷設,結合“十四五”城市更新、道路改擴建、地下空間開發、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逐步構建構建布局級配合理、有機銜接、功能完善的“干-支-纜”綜合管廊體系。至2025年末,重慶力爭城市新區新建道路綜合管廊配建率不小于30%,預計建成綜合管廊廊體約815公里。(記者 黃仕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 管廊建設 動態監測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