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安徽省發改委發布《安徽省“十四五”城市住房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安徽城鎮住房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其中,我省“十四五”規劃期內城市住房的主要發展目標為,進一步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推動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提升住房品質和居住環境,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十三五”時期全省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十三五”時期,我省堅持“房住不炒”,穩妥推進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建設,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全省累計銷售商品房46502.3萬平方米。其中,銷售商品住宅41376.7萬平方米,比“十二五”時期增長68.6%。累計二手住宅成交12319.6萬平方米,二手住宅與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數的比值,由“十二五”時期1:6.5提高到“十三五”時期1:2.7。2020年,全省商品住宅銷售面積8695.4萬平方米,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逐步調整并接近合理區間,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成交比例逐步合理。
到“十三五”末,全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42.1平方米,比“十二五”末增加了7.4平方米。我省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列入省級重大民生工程項目,全省改造直接投資110億元,累計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024個,房屋建筑面積9851.6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10.8萬戶,住房功能和配套設施逐步完善。
與此同時,“十三五”時期,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年平均增長9.8%。全省累計新開工商品房53737.8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住宅41012.1萬平方米,比“十二五”時期增長34.3%。2020年,全省住宅開發投資5636.8億元,占房地產開發投資80.0%,比2015年提高15.6個百分點。2020年末,全省商品住宅施工面積33686.7萬平方米,占商品房施工面積比重74.9%,比2015年提高7.1個百分點。
但《規劃》也指出,我省住房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較為突出,部分城市房價上漲較快,住房市場重購輕租,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存在階段性住房困難,住房品質和居住環境亟待提升,物業管理還有弱項。
“十四五”時期將保持住房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規劃》指出,我省房地產市場調控任務艱巨,各地對房地產開發有較強依賴,應采取差異化調控措施,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我省將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房地產長效機制,累計新建商品住宅供應360萬套(約41800萬平方米),累計新建商品住宅用地供應2萬公頃,保持住房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產品結構基本合理,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穩步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完善長租房政策,規范住房租賃行為,加快培育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建立健全以市場配置為主、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租賃體系。同時,將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累計改造城鎮棚戶區50萬套,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30萬套(間)。規劃期末,城鎮住房保障覆蓋率28%以上。
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方面,“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5600個,房屋建筑面積12500萬平方米,惠及130多萬戶。規劃期末,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應改盡改,有條件的市、縣(區)力爭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城鎮新建住宅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將達到100%,星級綠色建筑持續增加、住宅全裝修占比逐步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斷完善、裝配式建筑占比穩步提升,新建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覆蓋率達到100%,城鎮人居環境更加整潔、舒適、安全、美麗。
從長遠看,到2035年,全省住房供求總量和結構將實現動態平衡,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全面建立,房地產市場調控機制更加成熟,房地產市場發展平穩健康。覆蓋面廣、保障適度、運營高效、可持續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唐朝)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