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新區首個貫徹落實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建設工作部署的實施文件在廣州南沙發布。5月6日,南沙區舉辦營商環境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南沙區高水平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建設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為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劃定了“路線圖”。南沙2021年營商環境改革建設成效亮點及營商環境建設十大集成創新成果(精選)也在發布會上對外公布。
《實施方案》圍繞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聚焦南沙高標準創建市場環境、創新環境、流通環境、開放環境、服務環境等五大環境,提出15項改革任務。
在市場環境上,南沙將完善公平競爭秩序,創新監管模式和執法方式,以及強化知識產權服務與保護,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引才引智方面,南沙將推出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政策健全人才評價與激勵辦法,并推出高端創新平臺體系、一流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創建以人才為核心的創新環境,建設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業基地。
在資源要素流通上,南沙將優化土地供應管理機制,加強金融資本聚集能力,提高數據要素市場配置效率,推動要素資源之間的集聚。其中,為提高數據要素市場配置效率,南沙將建設廣州南沙(粵港澳)數據要素合作試驗區、跨境征信合作試點、全球溯源中心等重點項目。
同時,南沙將建設以規則對接銜接為核心的開放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和投資便利化水平,并進一步深化與港澳營商規則對接,重點推進內地與港澳相互銜接示范基地建設、穗港澳投資跨境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港澳機構資質和專業人士職業資格認定。
南沙區營商環境專家委員會成員、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凱認為,南沙的營商環境制度改革抓住了營商環境的核心要素:服務、稅收、信用、法治和技術,這五方面的要素保障生產要素高效流通、企業創新活力以及政商良性互動,值得各地學習和推廣。
相關
香港居民在中山不動產跨境抵押登記“零出關”
受理到發證1個工作日辦結
5月6日,中山—香港“不動產登記+金融服務”跨境通辦業務合作簽約暨啟動儀式在中山舉行。中山市金融工作局、中山市自然資源局、中山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國建設銀行中山市分行簽訂框架協議,中山不動產登記中心在建行亞洲設立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窗口,這意味著今后香港居民及企業跨境不動產抵押登記不出關即可辦理。
以往香港申請人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需要現場領取證明文件,并且在香港與內地不動產登記機構之間往返;加上受疫情影響,通關過境制約因素較多。
新模式下,通過政務數據共享,將香港居民中山買房的不動產抵押登記從“跨境往返+線下辦理”優化為“香港銀行便民窗口+網上辦理”模式,實現從提出申請到領取證書全流程“不出關辦理”,從受理到發證最多1個工作日辦結,減少了香港企業、居民為跨境購房的往返次數,提升了效率、節省了時間成本。
中山市金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金融服務模式創新,已于2021年11月在澳門探索實踐,此次成功將業務向香港延伸落地,將進一步推進粵港澳三地在金融方面的深度合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的流通,深化中山市與粵港澳深度合作。(記者/柳時強任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