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現場進行采樣,就直接出具檢測數據”“分析日期早于采樣日期”……省生態環境廳近日通報4起社會環境檢測機構監(檢)測數據弄虛作假案例,涉及安徽愛迪信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安徽中成檢測有限公司、安徽綠實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安徽國藍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這4家公司被罰款并停業整頓。
去年,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開展了生態環境監(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和環境監(檢)測數據質量專項檢查。根據檢查發現的問題線索,屬地監管部門對4家社會環境檢測機構監(檢)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依法依規進行了查處。
經查,安徽愛迪信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出具的兩份檢測報告存在問題。一份報告中,非甲烷總烴檢測項目原始記錄時間與報告分析時間不符;另一份報告中,揮發性有機物檢測項目紙質原始記錄與電子存儲記錄不一致。安徽中成檢測有限公司出具的一份檢測報告中,樣品原始記錄分析日期早于采樣日期,部分檢測報告紙質原始記錄與電子存儲記錄不一致,用其他樣品的分析結果和圖譜替代。安徽綠實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一家公司進行比對監測時,未對流量、pH值兩個項目進行采樣,直接出具流量、pH值兩個項目的檢測數據;在化學需氧量(COD)項目的實際水樣比對時,在取水口取一組水樣,比對報告中出具三組COD項目實際水樣比對檢測數據。安徽國藍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對一家醫院廢水進行比對監測,未到現場進行采樣,直接出具檢測數據。
4家公司均被責令停業整頓,被罰款10萬元至11.5萬元不等。每家公司的主要負責人被罰款3.6萬元至4.48萬元不等。
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會同省市場監管局持續加強監管力度,嚴厲打擊生態環境監(檢)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記者 夏勝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