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推薦 > 正文

    納入鄉村振興實績考核 安徽深入實施農業“兩強一增”行動計劃

    安徽是農業大省,農業農村發展事關全局。去年底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施一產“兩強一增”行動計劃,部署推進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多管齊下增加農民收入。今年2月,安徽省接續出臺“兩強一增”行動方案,提出實施“兩強一增”16項行動,細化了各項行動內容及目標要求,同時,還提出將“兩強一增”行動納入鄉村振興實績考核。

    安徽省是農業大省,但還不是農業強省。一個省農業強不強主要看3個指標,一看勞動生產率,二看土地產出率,三看農民收入。 “兩強一增”行動計劃的實施,目的在于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推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通過促進農業增效推進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兩強一增”行動計劃是安徽省“十四五”時期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是推動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的“遙控器”,是農業發展實現與滬蘇浙從“跟跑”到“并跑”的“啟動器”。

    從科技強農看,近年來,雖然安徽省農業科技對農業發展賦能顯著增強,支撐效應明顯提升,2021年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5.5%,但與同屬長三角地區的江蘇省相比,低了6個百分點,與上海市相比,更是低了近16個百分點,這顯然與安徽省糧食主產省的地位不相吻合,與安徽省肩負的主要農產品保產穩供的任務不相契合。除總量差距外,安徽省農業科技發展還存在結構性問題,突出表現在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少、“四新”科技成果轉化難度大、種業大而不強、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滯后等,科技賦能農業發展動力不足,制約農業高質量發展。

    從機械強農看,2021年安徽省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2%,農業機械服務領域也逐步由單一環節服務向全程服務拓展,但與江蘇省、上海市相比,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更關鍵的是,農業機械的發展未能很好適應安徽省域農業產業結構和規劃布局,適應于茶葉、蔬菜、園藝等特色農產品及丘陵、山區等特殊地區的農業機械研發、推廣和應用不足,智能化綠色化機械研發制造水平較低,農機農藝農信融合程度不夠,降低了特色農產品和特殊地區農業生產的全程機械化水平,使得農民難以從勞動強度大、收入相對較低的繁重農事勞動中解放出來。

    從促進農民增收看,2021年安徽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萬元,居全國第11位,同比增長10.54%,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但與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巨大,安徽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是江蘇省的 68.66%、浙江省的52.27%和上海市的47.79%。在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仍然是農民收入的主要構成部分,轉移性收入更多發揮著兜底保障功能。而由于農村要素市場化改革還有待深化,市場化改革的效力還沒有完全釋放,財產性收入僅占農民收入3%左右,這是農民收入的重要增長點。

    “十四五”時期,“兩強一增”行動作為安徽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引與重要抓手,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把握住以下五點:

    瞄準全產業全鏈條。安徽要對糧食種植、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等產業實施提質增效行動,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爭創國家級農業創新基地平臺,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實施農業“四新”科技成果轉化行動,打通農業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啟動省農業種質資源中心庫建設,打造合肥“種業之都”,建設宿州市種業發展副中心。推動科技賦能產業升級,通過科技賦能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暢通供應鏈,加快推動“一縣一業”全產業鏈示范創建。

    瞄準數字化信息化。隨著數字化時代到來,以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術正成為一種新的賦能工具和手段,改變了農業發展的應用場景,也為安徽省農業科技發展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可能。安徽要積極推進農業科技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結合,抓好農業大數據中心建設,打造數字農業服務平臺,加快數字化技術在特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特色農產品生產、優質農產品溯源、農業生產性服務、農產品市場分析等方面的深度應用。

    瞄準全產品全地區。機械強農不僅要提高主要農產品生產的機械化水平,還要提升經濟作物、畜禽水產養殖、農產品初加工等方面的機械化水平,不僅要提高平原地區的機械化水平,還要提升丘陵和山區等特殊地區的機械化水平。安徽要全面梳理不同產業和地區的農機發展需求,推進農機研制補短板行動,將機械強農融入特色優勢產業集群行動,加快農業“標準地”改革,大力推動農機、農藝與農田建設相融合相適應,提升全產業全地區的全程機械化水平。

    瞄準智能化綠色化。安徽要適應新產業、新模式和新業態的發展需求,加快智能化、綠色化農機應用,大力支持智能分揀、智能倉儲、智能物流等智能農機產業發展,積極實施農機智能化、綠色化更新迭代,開展智能化、綠色化農業機械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推進智能化、綠色化全程機械化示范創建,培育壯大和引進核心關鍵企業,支持農機企業圍繞智能化、綠色化創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瞄準多樣性多元性。安徽要重點實施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提升行動。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加強對外出務工勞動力培訓,加快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進程。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積極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業一、二、三產深度融合。重點開展財產性收入擴量行動,深化農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激活要素市場化改革活力,釋放要素市場化改革效力。同時,要實施轉移性收入提升行動,發揮好轉移性收入兜底保障功能。(崔寶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兩強一增 農業大省 科技強農 安徽省委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